第四十三章 颉利降唐(1/2)
浓雾逐渐消散,李靖带着一万多人的大军匆忙的赶往铁山。
苏定方这个副将被他任命为开路先锋,已经带着队伍赶往突厥的牙帐了。那个神奇的关家三郎也吵着要当先锋官,就连程咬金的小子也跟着起哄。李靖也不担心有什么危险,就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李靖认为前锋的人虽然少,却不会有危险。
突厥人已经投降了,他们肯定不敢主动攻击。只要苏定方他们不主动挑事儿,就不会爆发大的冲突。
苏定方是被李靖看好的人,做事稳重,机敏聪慧。这样的人派去做前锋,就是为了避免意外发生。他却不知道,因为李世绩是李靖的半个徒弟,关志义又是李世绩的女婿。因此,苏定方就把关志义当成了自己的子侄,有些纵容。
等关志义他们离开后,李靖也带着打队伍跟上了。最后面是李世绩带着主力部队,随时接应他们。
但是这几天前锋营一直没有传回来消息,也没有停下来的迹象。从他们驻扎的痕迹来看,前锋营已经距离主力部队超过两天的路程。
前锋一般不能超过主力部队半天的路程。
关志义他们人数不多,又急着去堵颉利可汗的老巢,就没有留人给李靖传达消息。加之天气的变化,让李靖的大军难以跟上前锋营的速度。这才拉开了两者的距离,也是李靖最为担心的事儿。
要是苏定方他们出点儿意外,那可就麻烦了。
有他的徒弟,程咬金的儿子,李世绩的女婿,大唐几个重要的武将都要牵扯其中。这要是出了问题,问题可不是一般的大。
旁边的副将尉迟敬德看出他的担心,劝解道:“大帅!有苏将军在,不会有问题的。”
李靖摇摇头说道:“敬德,你也看到了,这一路上他们发生了好几次打斗。按照正常的损伤计算,前锋营已经没有几个全乎的人了。不知,他们为何还要往前闯?”
这话让尉迟敬德哑口言。他也发现一路上留下的打斗痕迹,那血迹说明战斗的残酷。只是他们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医生,没有办法确定这些血液是大唐人的,还是突厥人的。这是李靖担心的原因,但是最让李靖放心不下的,还是那几个重要人物。
尉迟敬德法劝说李靖,只能安慰道:“从他们歇息的痕迹来看,最多一天的路程,吾等还来得及。”
与他们的焦急不同,突厥牙帐现在是一片平和的气象。
颉利可汗是个聪明人,知道取舍。
从关志义的他们的防守和态度来看,突厥大军想要出去,那是不可能的。与其和关志义斗气,把大家的性命赔上,还不如投降。颉利可汗可是知道李世民的习惯的,那就是不轻易杀人。
只要李世民不杀本王,那么这条命就算保住了。至于眼前这个关志义,别看他说得那么狠,他是不会轻易取自己的性命的。
颉利可汗在这种思想的推动下,直截了当的认输投降了。
关志义和苏定方、唐俭他们三个一商量,还是同意了。除了关志义之外,没有人说过要颉利可汗的命,就连苏定方也不例外。
一个被活捉的突厥可汗,比一具死尸要值钱多了。苏定方是武将,自然希望自己立的功劳越大越好。
唐俭这个家伙本来就是来谈判的,颉利可汗的死活他倒所谓。只是作为文臣,仁者慈悲的心,不愿意看到太多杀戮。
关志义是最为关键的,他要是一定要杀颉利可汗,苏定方和唐俭也不好说什么?
毕竟,这次偷袭突厥牙帐,多数时候都是关志义在出谋划策。
知道历史的关志义,当然不会赶尽杀绝了。颉利被活捉,突厥有不少大将投靠唐朝,并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不会破坏这个机遇,让突厥融入大唐的机遇。
通过三人商量,他们让颉利可汗单独一个人出来。
把颉利可汗控制住了,在把其他贵族拿下。剩下的就是普通的突厥兵了,他们可没有什么忠诚国家的概念。只要没有人扇动,他们就不会闹事。
经过长达半天的不断整合,突厥的大军全部缴械投降。
他们没有被放出来,而是待在原来的牙帐附近。颉利可汗和突厥贵族被放了出来,招待他们的自然是机智的唐俭了。
看到关志义他们的具体人数之后,颉利可汗差点把眼珠瞪出来。
什么情况?
几百人把我上万人给俘虏了,还是我们自己求爹爹拜***,让他们收编的?
要早知道唐军的人数,我们一定……一定接受投降。
颉利可汗想了一下,知道对方有多少人,和不知道对方人数,对突厥没有什么差别。他们冲不出来,这是用突厥人的命实验出来的,要不是那个大唐的将军心软,执失思力已经被乱刀分尸了。
安将军直接对关志义赞叹道:“关将军厉害,几百人就把突厥的牙帐给堵了。佩服,佩服!”
奚族人也受到了关志义的宽带,其他的突厥人斥候被他们放回去了。
只要那些死掉的突厥战士,不好意思,那是战争的必然结果。那有打仗不死人的,只能怪他们命不好。
那些突厥兵已经把阵亡族人的尸体收集起来,准备集体埋葬。
关志义没有让突厥人把他们身前的马尸给清理掉。虽然容易产生传染病,但是关志义不敢冒险让突厥人把这个障碍拆除。和约、停战协定,那都是在双方实力没有变化的基础上起作用的东西。只要实力发生了变化,那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