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纷乱(2/3)
济下马,用手扶起正要下拜的于禁,大笑着挽着于禁和管亥的双手走进了汜水关的议事大厅。三人落座后,徐济先命令梁习派来的协助攻城的船队的偏将,要他回去复命,待那名偏将恭恭敬敬退下之后,徐济才向于禁问道:“文则,弘农郡的战事如何?”
于禁的脸上逸出一丝微笑。对徐济道:“主公,张允空有荆州名将的称号,行军打仗却是漏洞百出,实在不值得一提。要不是有主公的命令,田丰和沮授两位先生要就杀得张允丢盔弃甲,一个子儿都不会给张允留下来。”
徐济点了点头,沉声道:“文则你也不要小看了张允,其实这人最擅长的是水军,千万不要因为他在陆战方面表现不佳就对他等闲视之。”
于禁面色一凛,对徐济恭敬道:“主公所言极是,属下却是孟浪了。”
徐济沉默了半晌,才长叹一声道:“我现在最担心的乃是孙策,在无意之中。我们帮了孙策一个大忙,张允的七万大军被我们牵制在这里,那等于削弱了荆州抵抗孙策的能力。”
于禁点了点头道:“这一点田丰先生和沮授先生早就对属下分析过。不过这事情实在是无可奈何,只好暂时便宜孙策了。”
徐济早就知道田丰和沮授会看穿这种局面,唯有苦笑了一下。
管亥在一旁恨得牙根痒痒的。低声咒骂了一句,然后才道:“那我们不能和张允大军全面罢战吗?让张允回去对付孙策?”
徐济摇了摇头道:“这一点我也想,问题是我们撤军的理由是什么?”
于禁点头道:“主公担心的有道理,要知道我们和荆州军开战的理由是主公失踪,在荆州遭到追杀,现在我们突然撤军,实在是说不过去。”
管亥又想起那晚徐济向他们分析眼前的形势的事情。闻听此言唯有颓然一叹,这才知道什么叫做形势逼人。
徐济站起身来,沉声道:“不管怎么说,在长安的事情还没有解决前,我假失踪的事情绝对不可以暴露。”
两人点头,于禁对徐济笑道:“主公。这事情我们已经尽量补救了。”
徐济转过头来看向于禁,大感兴趣道:“哦,看来是田丰和沮授想出办法来了。”
于禁点了点头道:“两位先生正在前线散布消息,说是孙策正在调大军攻击荆州,相信这消息很快便会传到张允的耳朵里。张允一定会向刘表请求回军的。”
徐济点了点头道:“这倒是个主意,毕竟现在孙策乃是名不见经传之辈,在荆州还没有人会重视他,对于张允来讲,对付孙策比对付兖州军要容易多了,现在张允在我们兖州军的手里吃了这么多的亏,一定不想再和我军纠缠下去,提出回军围剿孙策也是正常的,不过刘表是不会放松对我军的预防的。他一定会另派人受到前线的。”
管亥在一旁点头道:“就是就是,毕竟文则你到这里来乃是秘密行军,因为若是叫别人知道你的行动,只怕有心人立刻会怀疑主公失踪的真实性,没有理由在这等紧要关头从前线撤军的,除非主公没有失踪。”
徐济和于禁相互惊异地看了一眼,没有想到管亥这莽汉竟然会说出这么有道理的话了,更一句话说出了徐济秘密命令于禁行军到此的原因。
管亥却仍不管不顾地说道:“所以,文则你不可以在这里停留太长时间,否则这事情早晚会露馅的。”
徐济哈哈一笑道:“管亥,你倒浑不似波才所说那般不好动脑啊!”
管亥这才惊醒过来,闻言不好意思地笑了。
于禁看着管亥微笑道:“管亥将军言之有理,而且主公所虑极是,所以田丰两位先生才会又散播了一个谣言,嘿,现在在弘农郡的两军中一个顺口溜已经广为流传:‘兖州精兵锐难挡,惟恐李严绣花枪,于禁领军妙无方,奈何李严计雄长’。为了配合这个谣言,田丰和沮授先生与李严还联起手来演了好几出戏,田丰先生和沮授先生连连攻城,均被李严一一化解,李严更在两位先生的配合下,神乎其技地破了许多我军的妙计。再有与君卿将军平分秋色的辉煌战绩,李严现在可以说是声名鹊起。”
于禁顿了一顿,又道:“荆州军现在一提到李严,无不兴奋异常,更把李严视为荆州新一代战神和智将,紧紧跟随在黄忠之后,就连那个败在君卿将军手中的魏延也是声名大噪。”
徐济闻言眼睛亮了起来,连连点头道:“原来如此!你们把李严在敌军中的地位抬起来。如此一来,张允就会向刘表推举李严总领弘农郡的军务。”
于禁笑道:“正是如此,张允临走的时候一定会问李严需要多少人,到那时。李严完全可以说只要两万人和魏延便够了。如此一来,张允就可以带走五万人。”
徐济笑道:“这个主意可谓两全其美,既给孙策添了不少麻烦,又可以变相的把弘农完全控制在我们的手里。”
于禁点头道:“这个自是当然,李严现在在军中威信极高,将来要想发动兵变的话实在是容易极了。”
徐济赞叹道:“沮授和田丰果然不愧是当世智者,真的非同凡响。”转过头来对于禁说道:“如此,文则,你在这里不要休息,马上回弘农去。不要惹人怀疑。”
于禁点了点头。
徐济又转过身来,看向荆州方向,心中却在算计着自己的身份还要隐瞒多久,更因此想起了在荆州横冲直撞的陈到。
也不知道陈到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