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节(外篇) 社章制度(1/2)
媚香楼中,四公子坐在一张圆桌边上,桌上有酒有菜。
黄凤府捧着一本账册,正在一旁汇报着。
“各位公子。目前为止,入我二立社的一共是五百七十六人。其中应天府三百人,苏州府一百人,杭州府的是七十六人。此外还有松江、镇江等地书生合计一百人。”
四公子点点头,每天都有人来入社,入社的程序依然是那样,必须对着二立匾三百,签上姓名,然后登记造册,就成了他们的忠心社员。
侯方域突然觉得有些担忧起来:“三位兄长,不知朝廷知晓,会不会斥责啊。”
他总觉得将社员登记造册,搞得如同白莲教那样的邪教一般,会让朝廷生出戒心,他们可不想造反,要是被锦衣卫侦查,开大狱的话,牵连太大了。
冒襄哼道:“吾等公忠体国,朝廷如何猜忌。”
方以智也道:“不错。吾等一派公心,结社也是聚集一群清白君子,有何惧哉。”
陈贞慧老成持重道:“怕就怕有人陷害忠良,吾等已经开罪了锦衣卫,还是不要给人留下把柄。”
黄凤府道:“几位公子所言极是。小人有一言不值当讲不当讲。”
冒襄道:“有主意就说。”
最近黄凤府给他们出了许多主意,让他们刮目相看的同时,也将他当做了心腹。
黄凤府这才道:“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二立社乃君子社,也当讲规矩。小人请各位公子商定一个社章制度出来,也好防止宵小混入。有章程在,也好防止他人诽谤。”
四公子相视一眼,却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东林党、复社可没什么规章制度。
“你到底有什么主意,全都说出来。”
他们似乎都习惯了黄凤府不断的帮他们出主意,然后他们确定就好,根本不用动脑子。
黄凤府点头道:“小人琢磨了一番。若是没有个章程,容易被他人混入,容易被他人诽谤。所以不如开宗明义,将我二立社规程公之于众。比如要入二立社者,须是清白人家,须是正人君子。比如二立社社章制度该有忠君为国、为民请命等款。如此还有谁敢诬二立社图谋不轨?”
四人听着不住点头,确实将忠君为国、为民请命等款明文公开出来,就不会有人能诬陷他们了。
只是他们还是有些不明:“如何防止他人混入?”
黄凤府早有准备:“比如这预备社员制度。”
“何为预备社员?”
“预备社员者,乃未经考验之请入社者。书生文士但凡请入吾社,非等经吾等考验,一年之内,无作奸犯科者方能为吾社员同志。考验不过者,即可清退。”
四公子一听这倒是个好办法,结社就怕鱼龙混杂,如同复社、东林那样的大组织,总有一些败类混迹其中,当社团强盛的时候,他们一个个积极加入,等社团遭遇困境的时候,他们一个个避而不谈,极力否认自己的身份。
二立社是要记名的,因此不怕社员否认,可是也怕混进来一些败类,万一他们作奸犯科会牵累社团的。
所以入社前考察一下社员的品性,是十分必要的,不过这一年时间四公子觉得太长了,大家都是读圣贤书的,考察本来就让人不舒服,还要经过一年的考察,恐怕以后要加入二立社的读书人就少了。
“这一年考察可否取消?”
冒襄问道。
黄凤府沉思片刻道:“若要取消,可代之以举荐制度!”
方以智问:“何为举荐制度?”
黄凤府道:“新社员,需经过老社员举荐,老社员保证其人品操守。若是虚假,老社员得负责。”
四人相互看了看这次终于点头了。
“这不就是童试保人制吗!”
四公子感慨着。
大明朝要考科举,必须身价清白,品性贤良,但是谁说了算呢,一般就得请一个有名望的人作保,一般作保的都是秀才、举人等有功名在身的书生。
这种制度流行的久了,竟然也成为一种市场,有些秀才专门帮人写保书,还收取一定的费用。
四公子自然是知道这种制度的,也觉得引入这种制度,能够跟科举沾上边,应该会被读书人接受。
接着黄凤府又说了好几条核心制度,包括什么领袖负责制,二立社社员必须以首领马首是瞻,共进共退;二立社社员不得叛社,二立社社员必须维护社团名望,不得作出玷污社团之事;二立社社员不得加入他社,一经发现立刻开革;以及社长选举制度,二立社设一正社长,三复社长,第一任社长为冒襄,其他三公子为复社长,社长三年一换,须所有社员公开选举,才能担任。
四公子道:“你去拟吧,拟好了给我们看过,就颁行下去。”
黄凤府点头,却没有走,又请示道:“有一件事请各位公子定夺。”
“何事?”
黄凤府道:“我二立社同志日多,却难找一地集会。若是长久不会,岂不跟东林复社一般,社员离心离德了。”
“桃叶渡岂不正合集会?”
黄凤府道:“桃叶渡毕竟乃是野地,总有刮风下雨的时候,况且露天旷野也非议事之处。”
“你心中可有主意?”
黄故强粗匾淮Φ胤健D侨思以敢饨一处大堂让与吾社,此大堂小人看过,却是难得的厅堂,足可容三两百人同时赴会。他家还有几处其他厅堂,若是需要,也可以借给二立社。足可将吾社同志齐聚一堂。”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