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回到明末当军阀》

520言情小说网(520yq.cc)

首页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 第三百三十二节 长江大水车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520yq.cc/34728/

第三百三十二节 长江大水车(2/3)

,然后搭建一座圆拱形的鹰架,在鹰架上安装石料,最后形成一道完整的拱券后,拆除鹰架,拱券也不会倒塌,而是在自重下,将重力变成向下和想外的推力而已。

白匠头不惜工本,雇佣了三十多个经验丰富的石匠,另外还有上千个民夫,但是建筑速度也不是很快,大家都是在摸索,按照白匠头的估计,到明年这个时候,杨潮要的第一层恐怕才能建好。

这已经很快了,相比西方教堂动辄百年的时间,白匠头就是建个三年杨潮也不觉得慢,只是白匠头是打算两年结束的,按照他的预算,两年结束他能赚钱,三年的话,弄不好还会赔钱。

看完了交易所工地,白匠头带着杨潮到了长江边上,此时长江边上圩堤两侧也在做一些施工。

内侧距离圩堤三丈左右的地方,已经有了一个巨大的圆形基础,半径有十丈。

杨潮打算建造的是一座二十丈高的圆形塔状物,下面十丈基本为实心,只有中间留下直径一丈的柱心,而上面十丈几乎是空心,并且越往上墙壁越薄,形成一个倒立的金字塔状空间。

好吧其实这是一座水塔,容积大概换算下来有十万立方丈,足够供应将来军营和码头区的日常用水了,而且在附近的农田中修建水池,这样灌溉用水也可以保证。

有水塔,自然要有提水设施。

圩堤另一侧,正在建造大型水车。

其实之所以修建这座水塔,还是因为荒地开发的问题,杨潮前些日子看到一些百姓在长江里用水桶大水,然后提过一丈高的圩堤,费力的一桶一桶的往水田里倒,这是最勤劳的一批人先开出了几亩水田,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种粮食了。

于是杨潮就想给他们建造一批水利设施。

要提水,要么修建灌溉水渠,要么修建提水设施,灌溉水渠不用说了,河岸总比河水高一些,长江可不是黄河,不是悬河没法利用水位来灌溉,所以提水设施才是最可行的。

水车是很成熟的提水设施,南方的小河边多的是,可是问题是那些小河流速快,而且容易改造,乡下的大户人家甚至修建堤岸收紧河道加快流速,才能让水车转起来。

长江水虽然大,但是显然流速不可能太快,否则江岸冲帅的也受不了,这种大江大河边反而很少见到水车,因为根本就带不起来。

如果要让缓慢的流速带动水车,那就必须要建造足够大的刮板,要建造大刮板就必须建造足够大的水车。

好在杨潮有效仿的对象,黄河上就有类似的大水车,在兰州河段一排一排的,后世叫做黄河大水车,或者兰州大水车,正是用巨大的水车来利用流速稍缓的大河之水。

黄河上有黄河大水车,长江上难道不能有长江大水车,所以杨潮就请了工匠来建造。

不同的是,杨潮希望挑战技术难度,黄河大水车正是明代建造,直径可以达到十丈,杨潮则想建造半径十丈的水车。

为此不惜工本,水车的辐条都是用建造桅杆的上好木料,十丈的木材很稀缺,一根木头就需要上百两银子,而这么大的水车,需要的辐条显然不是一根两根,兰州大水车需要十六对辐条才能支撑,杨潮的水车更大,准备了三十二对,六十四根辐条,光是这批木料就需要花费近万两银子,而这架水车最后建造起来,肯定超过一万两。

这还不算修建水塔,以及后续的沟渠和水池的。

但是效果是明显的,兰州大水车一辆可以灌溉七八百亩土地,杨潮的水车更大,长江水更丰沛,加上还有水塔水池调解,按照预计这一辆水车能够灌溉一万亩土地,一万两银子的成本也就不算太高了。

水车虽然也是摸索中建造,但是却比交易所要快的多,毕竟木材加工比石料容易多了,预计明年开春水车就能立起来,而水塔也大概能够建好。

看完了建设工地,杨潮又去了荒地上的农家。

现在这里已经不是皇帝了,绿草茵茵,俨然是一片大草原了,除了个别土地种上了粮食,绝大多数地方还是种草,每年一亩地的草卖给杨潮可以赚一两银子,哪怕种粮,估计这贫瘠的沙地上也没多少产量。

既然是草原了,那就不能称为荒地了,再说了上面现在已经大大小小建立起了八个村庄,来自同一个卫所,或者相邻的卫所的百姓,或者有亲亲关系的百姓们自发的聚集起来。

过去先是搭建好窝棚,然后在周围去圈地,占有他们份额内的土地,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现在才一个个盖起了新房,一排排砖瓦房很是漂亮,跟普通的村庄唯一的区别大概是这里严重缺乏树木。

杨潮带着十几个亲兵造访这些百姓,他们都很高兴,一个个都想留杨潮在他们家吃饭。

虽然十多个人,但是百姓很慷慨的买酒买肉招待。

其实这些人并不算穷人了,能迁居到这里定居的,都是跟随杨潮北上海州的那一批士兵的家属,这批士兵,现在最低也是队正,哪怕是留在许多男精兵营中的士兵,也都是见过血的一等兵,饷银上完全跟队正相同,一个月至少三两银子,一年几十两银子根本不愁花。

更不用说他们跟杨潮去了海州一趟,每人都给家里带回来上百两的财产。

只是他们的家人到底是农民,见了土地才踏实,所以一个个从卫所里迁居到这里,有杨潮保护也不用受卫所军官的欺负,因此心里对杨潮十分感激。

他们的

状态提示: 第三百三十二节 长江大水车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