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并州的未来2(1/2)
吕布和众人说了刘辩的种种行动之后,给众人留了几天时间消化这重磅消息。
至于要不要号召天下讨伐刘表……
这已经没多少疑问了,并州钱粮不足……
豫州、兖州、青州大旱,民不聊生的情况下,匪患不休……
冀州袁绍和刘表是盟友……
幽州鞭长莫及……
这时候讨伐刘表完全不合时宜。
和刁秀儿卿卿我我了两天之后,吕布再次忙碌起来。
先是安排人调查并州屯田的最佳方案,随即召集各地的商人大贾,研究起通商的有力途径,等到这些忙完了,吕布又想到了教育问题。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面对滚滚的历史洪流,就算他吕布再强悍,在精力丰富,能做到也是有限的。
自汉末以后,豪强士族的力量日益强盛,成为可以左右国家命运的一支政治力量,这种情形在两晋南北朝的时候得到了巅峰,出现了所谓“王与马,共天下”的局势,可见士族势力的强大。
但是士族本身是个脱离劳动人民的阶层,是个欲、望丛生、脱离实际的阶层,让他们掌控一个国家的命运,这个国家的必然结果就是衰亡!
“参考”后世两晋南北朝民生凋敝战乱纷争生产地下等等的悲惨状况,吕布清醒地认识到,绝对不能让豪强士族的势力一家独大!当然将世家全部消灭也不可能。
政治的博弈,不外“平衡”二字,吕布必需扶持另外一股力量,趁着战乱的时候,在现在士族还没有足够的实力一家控制国家命运的时候,培养出一股可以制衡、影响他的力量。
现在,吕布的机会是在这个社会严重动荡的英雄主义时代。
这个时代到处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英雄豪杰,这些人中有效用善战的将领,也有运筹帷幄的谋士,那么在这个纷纷绕绕的时代,交相辉映这自己的光芒,在大时代绚丽的图景上染上自己的色彩。
而在这些人中,有人出身士族,也有人出身寒族,有人是世家贵胄之后,有人是升斗之民。
而在自己的调督下,这些人或许小有冲突,但大多相安无事,甚至还能交上朋友,这个时代的士族和寒族的对立还不像两晋南北朝那么严重,先前郭嘉、戏志才和荀家年轻一代交好就是一个实际的例子。
利用这些优势,吕布可以方便的在并州推行所谓的“平等”策略,为了更好的扶持寒族,他策划着如何从荆州的文化教育上,取试图解决这一问题。
既然扶持商人会得到反对,那么便尽量扶持寒门士子。
并州如今印刷出了大量书籍,正可以用在这里。
这天召集大家讨论一些并州政务之后,吕布便把想法说了出来,好让大家集合众人意见,更完善地去执行。
“吾欲兴教育,于并州各地建筑学堂,各设县学,各郡设郡学,于晋阳立州学。召各地幼童,不论贵贱士民,皆可入学,教以断文识字;其优者充郡学,授君子礼义;更优者入州学,习诸子治国。如此,百年而后,人人皆能识字,山野亦明礼义、通法度。到时大汉苍生便离人人如龙不远了……诸公以为如何?”吕布兴致勃勃的说道。
大家都没有想到吕布竟然会提出如此计划,一时全都愣住,没人答话。
吕布见大家一时无话,也有些郁闷。
“伯喈先生,公曾掌管东观学子,你以为某家这提议如何?”吕布有些期望的看向了蔡邕,并向他提问道。
蔡邕现在算得上风靡整个大汉,随着印刷出的书籍,而被所有人视作了偶像,毕竟每一本印出来的书籍,可都是蔡邕的飞白体所书写。
“吕将军之策,邕闻所未闻,然实乃治国之良策!若能行之,则数年而后,并州可尽得天下贤才能士,山野尽是知书达理之人,则大治可期也!”蔡邕自从来到并州之后,首先便接下了负责印刷书籍的任务,这段时间以来,经常和吕布接触,倒也变得开明了许多,教书育人,蔡邕在东观做博士的时候,干的就是这个事情。
“此计不错,然而就怕到时乱民难以控制……”贾诩的话里不难听出担心之意。
“吕将军,此事……万万不可!”辞别了儿子崔钧来到了晋阳的崔烈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盖世间万民,多有刁钻好利之徒,如使之懵懂,则尚能控制一二,若启蒙开明,恐怕会生出许多事端!那时若有人诱惑百姓,为患州里,那祸患岂不是远超黄巾?况且山野之民,锄禾为农,但可习其本分,足矣,何需如此大费周折?”
“吕将军前些日子欲兴商业,令郡县便宜行事,商人多好利狡诈之徒,那个决议已经有些荒谬了!眼下若是再对普通百姓进行教化,利益驱使之下,并州局势恐怕就要糜烂了!”
“岂不闻孔圣人弟子三千,又都是士人么?”
“孔圣人门下尚有商人、农夫、走卒,我等为何不能向他们教授些文书?”
“商人重利是不错……可孔圣人都没有因为商人重利而弃之于不顾吧?”
崔烈本不是什么善辩之人,被吕布说的一时无语。
“威考公便不好利了么?”吕布说着,脸上突然多了一股玩味。
“若吕将军你再说什么买官之类的话语,烈自然是无可反驳!”崔烈脸上一僵,无奈说道。当年向先帝刘宏买官的事情,一直是崔烈的污点,崔烈见吕布发问,顿时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