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穿越1879》

520言情小说网(520yq.cc)

首页 >> 穿越1879 () >> 第172章 中国海权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520yq.cc/50325/

第172章 中国海权(1/3)

分裂日本之后,中国也确定了“联英抗俄”的外交战略,李经述在海军建设方面提出了“中国海权”的战略,他召集段祺瑞、冯国璋、刘步蟾、邓世昌、黎元洪等海军高级将领开会,专题讨论中国的海权发展问题。

李经述正色道:“我们中国之所以有今日稳定发展的大环境,全靠原来的北洋水师打造了一支亚洲一流的舰队,控制了东亚的海权。如果我预料得不错的话,今后十年,德皇威廉二世会以巨舰大炮来挑战英国海权,最终会导致英德巨炮战列舰竞赛,到时候两万吨的巨炮舰也会出现,海上大战不可避免,中国海军不能落后。”

段祺瑞一直在陆军,对海权不太了解,道:“中国是个内陆国家,自古以来重视陆军,我们现在也应该大力发展陆军,现在争世界海权,我不太理解。”

邓世昌说:“段总长这话我不同意,中国海洋贸易的兴盛,自唐朝就开始了。初唐就设立了专门机构,管理船舶、商人并征税。海外诸国,日以通商,船队从广州出发,经过南海远达波斯湾、红海和东非沿岸,途经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指南针的发明,更推动了远洋航行,不能说中国古代不重视海权,只是当时没人提出海权的概念,现在总统提出中国海权,乃是中国之幸!”

李经述点点头,说:“确实,中国古代的海上贸易是很发达的。比如马可波罗的游记中就描述过十三世纪的泉州,船舶往来如梭,商人云集,货物堆积如山。他惊叹泉州为世界最大良港之一。泉州港口连接东北亚、东南亚、印度西海岸乃至波斯湾的各个港口,欧洲人甚至将这贸易兴盛阶段命名为‘泉州时代’。

明朝郑和还率领一支两百多艘船、两万多人的庞大船队下西洋,云帆蔽日,浩浩荡荡地出现在印度洋上。明朝舰队还夺取了从日本到南海的东亚制海权,当时凡航行在东亚地区的船只,都必须花钱购买明朝的令旗,否则将被拦截,我们现在也不能落后啊。现在制海权对一国力量显得尤为重要,必须保障。”

说完,李经述望了一眼海军总长刘步蟾,说:“子香,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海军现在的家底。”

刘步蟾点点头,站起来说:“中国海军现在有一万五千万吨的大汉级巨炮舰3艘,另外有3艘一万二千吨级的巨炮舰年底可以到天津港,万吨级的战列舰有4艘,七千吨级别的巡洋舰6艘,五千吨级的穹顶巡洋舰20艘,三千吨级别的战列舰24艘,也就是说,三千吨级以上的铁甲战舰共计60艘战舰,千吨以及千吨以下级别的军舰都已经退役,改为渔政船,交给海关部门。另外,有潜艇18艘。海军目前一共有三万多人。”

李经述笑了笑,说:“这么看来,中国的海军在世界上能挤进前五,德国刻意去造大批军舰,可以说是倾尽国力造舰,希望可以打造一支足以抗衡英国海军的舰队,这必然会失败。我们维护中国的海权,不要走德国人的老路,造太多军舰恐怕也不适合现在中国的国情,毕竟我们还要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和民生。”

海军中将黎元洪也曾到欧美各国考察,他站起来说:“我同意总统的判断。打造庞大的舰队确实太费钱。虽然德国在短期内咬牙造了一批战舰,后续肯定跟不上的。”

李经述对黎元洪说:“宋卿,你说说看,中国要夺取亚洲的海权,可以采取什么战略。中国最好不要跟英国、德国搞造军舰竞赛。现在世界各国海权方面,有何最新动态?”

黎元洪回答说:“现在各国海军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提倡造潜艇,一种提倡造巡洋舰。法国海军主要作战思想是以造价低廉的鱼雷快艇作为核心力量,利用战列舰火炮普遍射速较慢的弱点,以数量庞大的“鱼雷海”淹没敌舰。美国的海军战略学家马汉教授则提出一个核心观点:夺取制海权的方法是舰队决战和海上封锁,而要完全夺得制海权,只有通过舰队决战。这一观点除法国外的各国海军界都颇受推崇。”

李经述点点头,说:“中国海军在崛起的过程中,一定要看起来很低调,英德造大军舰,我们不去搞竞赛。但我们中国海军也要大发展,要有自己的底线。整个亚洲地区,是我们中国的地盘,谁敢侵入中国这个既有势力范围的话,中国海军要毫不犹豫发起战争,向世界展示出了我们的利益是谁也不能动的。我们对法国、德国、荷兰的战争,正是出于这样的意图。”

刘步蟾说:“大总统的意思,中国维护海权战略就是坚决保护中国在亚洲固有的利益的信号?”

“是的。”李经述点点头,说:“一方面,中国要升级军舰,未来再添置三到五艘万吨级以上的重炮战舰。另外,大力发展潜艇部队,在未来十年,我希望中国潜艇能达到一百艘以上,而且中国潜艇要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中国的造船业要有质的飞跃,能自己造出两万吨级的军舰,以备不时之需。中国要控制亚洲的海权,这也是出于中国海上国际贸易的需要。”

李经述提出的中国海权战略很快在国内得到了贯彻,中国在亚洲的地位日益牢固。这时,在国内大政方针上,国会议员们就“农业立国”和“工商立国”之争,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激烈争论。当时国会议员的八百罗汉中,有一半是儒家的士坤,有三分之一已经是商人,商人中也有一部分人是儒商。

主张“农业立国”代表

状态提示: 第172章 中国海权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