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阎温(2/4)
是能成大业的人,随后渡江豫章依附华歆,曹操掌权之后,听说了他的事迹,召他回许县入司空府为掾,后来以外放,历任各县。他做官的时候,强本抑末,开稻田、兴水利,奖励农桑,看到那些游手好闲的,就严加惩处。当时百姓生活艰难,经常有生了小孩担心养不活直接就丢弃的。郑浑到任后制定重法,禁止弃子。老百姓开始是因为怕,后来日子渐渐的好过了,才知道他的好,所以他做过官的地方,好多人的字里面都有个郑字,可见其政绩卓著。郑浑是个能吏,但他还是个正宗的儒生,他对曹冲搞的那一套把商人地位提高到和儒生一致的新政颇不以为然,所以当曹冲向他致候的时候,他只是礼节性的笑了笑,并没有多少热情。曹冲来的路上已经对三辅的官员做过了解,知道这位大名人跟自己还不怎么对路子,也没能过多的献殷勤,只是笑了笑,就跟着钟繇继续向前走去。
“文公就这副脾气,不过政绩是相当不错的。”钟繇轻声说道。
曹冲一笑,没有说话,心说你在这个场合下特意用字称号郑浑,而不是称他为郑大人,显然是想我卖你个面子。这对我来说本就不是什么大事,又何必拂了你的好意。
钟繇见曹冲微笑不语,心头倒有些忐忑,老曹丞相可是有个习惯的,发火的时候未必杀人,但奸笑的时候,那个人就死定了,莫不是这位小曹将军和老曹丞相是一个脾气?钟繇有些后悔开始没有对郑浑特地提醒一下。或许,自己也想知道一下这位小曹将军对儒生究竟是什么态度吧。
一应官员介绍完了,曹冲看着眼前一身黄土却衣冠整齐的司马懿,觉得十分惊讶,他不是在夏侯渊的手下吗,怎么到了这里,“你……怎么在长安?”
“属下奉领军将军令,在此恭候大人。”司马懿不卑不亢的应道。
“呵呵呵……”钟繇笑道:“司马大人是刚从郿县赶过来的,听说将军到了城外,连府门都没进,所以也没时间梳洗一下,就满头黄土的来迎接将军了。好在他家老大人不在,要不然,只怕少不了一顿打。”说完哈哈笑了起来。
曹冲也笑了,司马懿的老子司马防家规甚严,据说在家里吃饭,他不动筷子,是没有哪一个敢先吃的,即使是晏居之时也一定要正襟危坐,若对贵宾。象司马懿现在这个样子,估计打一顿已经是便宜他了,当然按照曹冲的想法最好是一刀剁了他。
一想到这个想法,曹冲的手指就跃跃欲试,不由自主的想去摸腰里的佩刀。
司马懿低着头,看着曹冲的两只靴尖上绣的白虎,鼻尖沁出了汗珠。他的眼神瞟到了曹冲轻轻跳动的手指,就看到了死神的舞蹈,心头一阵阵的惶恐,几年前的那种紧张感又笼罩了他全身,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将军,进城休息吧。”钟繇见两人神色都有些怪异,想起了那些传言,连忙上前挡在司马懿的身前,不动声色的对曹冲笑道。
“呵呵呵……钟大人请。”曹冲一拱手笑道。
“曹大人请。”钟繇微笑着一侧身,示意曹冲先行。曹冲抬步欲走,忽然又停住了,回身对刚要举手擦汗的司马懿说道:“你既然是从领军将军那里来的,过会儿来汇报一下军情。”
“诺!”司马懿连忙应道,他低着头,侧耳倾听曹冲的脚步声,直到曹冲走远了,他才直起腰来,抬头看去,这时他才意识到背上的汗水已经浸透了身上的棉衣,而脸上的黄土和着汗水糊成一片,煞是难受。
郑浑远远的看了一眼司马懿,不动声色的扯了一下嘴角。不料司马懿正抬起头来,两人目光相对,司马懿拱手谦恭的一笑,远远的对郑浑施了个礼。郑浑一怔,也抬起手臂回了个礼。
曹冲在长安休息了两天,将一万多官奴婢暂时交给了钟繇安排。钟繇大喜,关中人口少,这是他最头疼的问题,现在有了这一万官奴婢,曹冲那三万多士卒一旦到达,他就可以把他们安排到那些闲置的良田上去垦荒,这等于一下子给关中增加了四万劳力。关中良田抛荒的太多了,这些人来了之后,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到了明年秋天,关中的粮食问题就会得到极大的缓解。虽然说离关中二百万人的规模还相差甚远,可是做到初步自给自足却不是什么大问题。
“钟大人,我要赶去郿县和领军将军会合,这些事就拜托钟大人了,荆州、益州的粮食和各种农具很快就会运到,在关中能自给之前,一切所需物资皆由这两州供给,这是丞相大人已经定好的。”曹冲笑道,接着又说道:“大人手下有四五千人,这长安的安全委托大人了,南面不会有事,大人只需小心北面的安定郡,别让他们来侵扰屯田即可。”
钟繇大笑着点头:“将军大人放心,钟繇虽然没什么大的本事,可是替将军守护住这份产业还是没有问题的,何况将军大军西向,只怕安定的那些贼寇,也要一起向西去了,这里安全得很。”
曹冲也笑了,他摇摇手说道:“这是大汉的产业,可不是我的产业,钟大人莫要开这种顽笑,我可承受不起。”
钟繇连忙道歉:“是我口不择言,还请将军大人莫怪。”
曹冲淡淡的笑着,伸出手指挠了挠发梢,小双今天梳的头有些紧了,拉得头皮有些紧。他想了想又说道:“只有人口,恐怕也不够用。我已经向天子请过旨,也向丞相大人说过,从襄阳书院调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