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招灾惹祸(2/2)
然之间,举人们觉得生活真美好然而生活的美好不仅仅这些,傍晚时分,等这些举人老爷睡足了觉,重新爬起来吃晚餐,这顿晚餐对他们来说永世难忘——晚餐的主菜不过是包子馒头,配菜则是酱菜与银子。但所有的举人老爷都获得了二十两银子,作为他们一夜担惊受怕的补偿,不过代价是:彻底忘却此事。
“可惜我们未曾将湖匪斩草除根,虽然趁着夜色抢劫了匪巢,但俗话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匪人睚眦必报,举人老爷们赶着上京赶考,咱不便在此地久留,以便将他们斩草除根,既然不幸留下了一点首尾,未免得匪人今后找上举人老爷报复,各位举人老爷还是彻底把此事忘了吧”,时穿很好心肠的解释。
“湖匪要找上某家本人,某是不怕他们寻仇的,但某的家眷却不能日日防贼,若有人拿家眷威胁某,要某说出随行的举人公,某不敢保证能守口如瓶,所以大家干脆都忘了这事,谁也不说自己曾与某同行,谁也别提咱们曾遭遇湖匪。
当然,等到大码头到了,咱们船身后拖的几艘缴获的湖匪船只可以就收转卖,等卖了钱给各位分分,也能给各位多少填个进项,至少诸位这次上京赶考的费用,可以从湖匪的财物中支付,不是吗?。”时穿半是威胁,半是利诱的说。当然,他这次缴获来的财宝,已经乘着举人们睡眠,悄悄安置好了。如今既然举人们不知道,他也不愿惹是生非。
时穿说的是反话。至少对举人们这样郑重要求,那是适得其反的。
不过,时穿这么做却另有意图。
一般来说,举人都是搅屎棍——这艘坐舟上总共有两解书生,黄煜这一解书生中,六名举人公是掏了保护费的,他们家中多数比较富裕,不在乎三个钱两个钱的收益,更在意这场惊心动魄的在英雄式遭遇,许多举人公府中已经准备好了花团锦簇的文章,准备今后向同伴炫耀……按举人公的习性,指望他们保密,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时穿半是威胁,半是利诱的这番话,也不能完全堵住他们的嘴吧。
古代中国是一种奴隶社会,获得信息的能力意味着权势以及本领。常言说“信息决定判断”,在愚民体制下,能够有机会获得真实信息,这就意味着掌握权势,意味着向上爬的机遇比别人多。所以古代中国,书生们的“清谈”就是彼此炫耀信息量——管什么国家机密,都在一壶酒中彼此高谈阔论。
所以时穿这番话,其实并不是要求他们进行保密,恰恰相反,时穿越是强调此事需高度机密,书生们越是巴不得把此事告诉路边卖馒头的,以此显示自己的“博闻”——时穿其实是在变相怂恿书生们,拿玄幻化的遭遇出去吹牛。
这些举人当中,当然不会全部众口一词的炫耀这段遇匪经历,至少一部分人不会这样。
比如黄煜那一解中,有四名类似罗望京这样出身的书生,他们家境比较贫寒,但因为交游广阔,平常很受富贵公子的青睐,以至于富贵公子愿意替他们出三两个小钱,以求他们的陪伴与帮衬。这些人常常是最明白人间世态,最了解社会现实,只是因为生活所迫,他们常常为金钱所困,在分得剿匪收益后,加上家中人丁单薄,他们理所当然接受时穿的劝告,今后会对此事守口如瓶。
而凌鹏带领的那一解举人,这些人的家境不上不下,他们有能力合资从邻近州县雇用出身火器世家的大将贴身保护,但却没有能力负担一个贴身仆人随行上京的费用。他们也知道京城寸土寸金,随便一桌谢师宴,花费也在五两银子左右,所以,当他们陡然间从时穿那里获得一笔意外之财后,这拨人在惊喜之余,也会更珍惜自己眼下的收益,他们是绝对不会把全部真相说出去了的——因为他们曾经分赃了。
第231章招灾惹祸,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