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 进攻组合拳(2/3)
路的弗里德里希被杨诚重新安排到了右路,他之前在国家队就是打右路,但之前因为中卫伤病很多,韦斯特曼没能参加世界杯。弗里德里希被临危受命打中卫,但在对阵加纳的比赛出现了失误。这一次杨诚让他重新回到右路,显然是希望他守住右路,让德国可以全副身心的投入到左路的进攻当中去。
另外一个令人吃惊的变化来自于赫迪拉打中卫。
赫迪拉身高1米89,有身高有力量,速度快,虽然身体不够灵活,但这名中场球员补位和协防意识都很出色,位置感很强。但缺点也非常明显。
从前腰到中场,赫迪拉的进攻yù_wàng很强,前插意识很浓,他的活动范围很大,跑动积极,但他更多的是以干扰的形势完成,他不是马斯切拉诺那种覆盖面积大的拦截者,而像是跑动范围很大的骚扰者。
至于一些球迷根据赫迪拉之前的表现,对他形成的喜欢前插,无法落位的观点。作为主教练的杨诚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他觉得就好象是巴萨使用阿尔维斯,他的特点就摆在那儿,你用他。就得承受这个风险。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球员,组队的球员配置也没有一套完美的标准程序,甚至于每一个位置上的球员的技术特点都不尽相同,这就需要主教练更好的去结合球员的特点来发挥整体的长处,而不是要求球员要如何如何,那是不大现实的。
赫迪拉技术一般。但基本功扎实。是一个可靠的球路过渡者,而且赫迪拉不粘球,拿球出球很果断干练,他的位置感好,身材高大,杨诚就针对默特萨克善于正面防守和防空,让赫迪拉在默特萨克身旁当协防者,同时也能够让后防线上多一个拿球点。
这也是在对阵加纳的那一场比赛。杨诚在看了赫迪拉后撤后,球队的防守表现。心里有所想法,因此就想要在这一场比赛中尝试一下。
唯一的问题就是赫迪拉的前插意识。所以杨诚专门叮嘱弗里克,让后者一场比赛就盯着赫迪拉,一旦这小子稍稍头脑发热,就喝止他,阻止他上前。
这一个做法有点像是前世穆里尼奥执掌国米,欧冠决赛对阵拜仁时阻止卢西奥前插一样。
中场安排托尼?克洛斯和施魏因施泰格的组合也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杨诚的一次尝试,当然,托尼?克洛斯太嫩了,能够打得怎样,杨诚心里头也没底,但是他要保证球队压制对手后,如何在对方32米区域外形成有效的控球。
托尼?克洛斯负责拖后组织,梳理球路,发挥出他脚下细腻,大局观出色,组织能力强,传球能力出色的特点,同时遮盖了他向前能力不足的问题,因为在拖后组织上,他的主要指责就是分球和串联。
施魏因施泰格的纵向能力很强,跟他是打边路出身有关,而且他有出色的防守能力,所以杨诚让他前插,但也给予了他更多的就地反抢和拖延的任务,让他在球队丢球后,第一时间投入反抢,而不是先考虑回到自己的位置。
用施魏因施泰格和托尼?克洛斯打双后腰,杨诚也预料到了球队的后腰防守上会相对薄弱,所以他赛前不停的反复提醒球员一点,就是要就地反抢,要从比赛一开始就对对手实行强而有力的压迫,进而制造对己方最有利的防守局势。
相对于防守,杨诚这一场比赛对进攻的投入更大,更多。
因为他要从一开始就前压,所以克洛泽、托马斯?穆勒、厄齐尔和代斯勒三人都进入了对方32米区域,拉姆左路是进攻的发起点,所以他也前插得非常果断和积极。
杨诚有三记进攻组合拳,第一,积极的前场压迫和反抢,一旦得球后就直接制造反击;第二,积极的后插上形成进攻梯次,一旦前面进攻失效,后插上继续形成威胁;第三,连续两拨进攻都失效,牢牢保证控球,回传重新组织。
在比赛前,美国队主教练布拉德利预料,这一场比赛会很艰难,因为他所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出色的主教练,但是他还是过份低估了比赛的难度。
原本在他看来有点青涩,缺乏经验和成熟的年轻德国,却在比赛一开始就显得冲劲十足,对美国施加了强大的压迫力。尤其是克洛泽为首的前场,更是对美国队的中后场形成了强而有力的压迫和干扰。
比赛从一开始就彻底进入了高节奏对抗,对美国队的球员来说,面对德国,比面对英格兰的压力还要更大,尤其是德国队在两条边路上打得非常活跃。
开场仅仅5分钟,杨诚的这一套组合拳就立即见效。
先是德国的积极前场反抢后,代斯勒和施魏因施泰格联手夹击美国左翼的多诺万,断球成功后德国队立即形成了反击。代斯勒第一时间避开防守球员,将球传给了厄齐尔,自己则是继续往前跑。
厄齐尔得球后回敲,主动和代斯勒完成了一次避过对方防守球员的二过一配合,让代斯勒得球后顺势从右路下到了底线,德国右翼从禁区右侧起球,球划过了一道弧线,直坠门前。
代斯勒的传中球落点非常精准,正好是处在门将可以出击,但又显得比较犹豫的区域。所以霍华德有些迟疑,最终没有选择出击,但是克洛泽却把握住他犹疑的时间,后插上旱地拔葱般的头球将代斯勒的传中撞进了美国队的球门!
“goallllllllllllllll!!!!!!”
伴随着全场兴奋的德国球迷冲出了自己的座位。现场解说员也是激动万分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