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四十五章 平安符(2/4)
的,而是打通两路南方相连的道路。两路通达,繁荣两路南端的经济,也为下一步开发岭南,以及灵渠道路铺下基础。但最终会进入岭南。还有一路从大运河出发,沿海路,顺着季风前去钦州登陆。两路共有两万人马,也就是郑朗前期准备的三万多兵马。余下的一万多人暂时不动,那是为平定夔州路与梅山蛮做预备队的。但已是可观的数量,再加上原有的军队,自己在军方的威信。就是赵祯信任。一些文臣仍然会胡思乱想,因此妻子与女儿、养子、母亲一起留在京城,便起这个人质,让这些大臣安心的作用!不能公开说,但崔娴点了王翦,几个小妾皆知道这段历史,会意了。
故只去月儿一个人服侍。崔娴还有一个用意,郑朗久无子女,只有月儿岁数最小,身体健康,看能不能“专心”一人,为郑家留下一个后代,这几乎成了崔娴最大的心病。
对妻子这些小心眼,郑朗还能说什么?
郑朗也没有说什么。此行是南方,远不是后世的南方。就象太平州一样,后世去了芜湖。是一个美丽的江城,但自己初出太平州,全部是湖荡子,一到夏天又湿又热又闷,如白居易所写的那样,地势低洼,湿热难度。自己未去两广,估计更恐怖。而且自己这一行,并不会呆在一个地方,要到处看。有可能走遍岭南各个要地。就连月儿也不想带,怕她吃了辛苦。
至于人质不人质,郑朗考虑得倒不是很多,崔娴担心有道理,不过赵祯应当能罩着自己。只要自己把握好分寸,在南方会吃很多苦头。大臣不会太反对。
月儿在练习骑马,狄青先行。
临行前来到郑府,狄青问道:“郑相公,我去南方怎么办?”
必须要问清楚的,史上狄青成为第一顺位主帅,但现在变成了郑朗。郑朗答道:“军事上你可以见机便宜行事。只要记住一句话,务必迅速将侬智高主力歼灭,余部或者其他蠢蠢yu动的反部等我去了邕州,再行商议。”
“若是有将领不听我指挥怎么办?”
狄青这一句问得很有含义的。郑朗哑口无言,看来陈曙必死无疑了。道理很简单,李绩出征喜欢杀女婿,戚继光杀儿子,皆是为了军纪,不杀人不足以立威,特别南方诸军军纪涣散。犹豫了一会,郑朗说道:“杀无赦。”
希望余靖不要再犯糊涂了。
但郑朗又补充一句:“狄青,平张海时可记得我说的话?”
“我还记得。”
郑朗看了看他神情,虽说记得,此时狄青功高一世,若是昆仑关一役后,心气会更高,自己劝说也未必能听得进去了,但还是劝说道:“狄青,最看重你的人第一是范雍,其次是范仲淹与尹洙,再者便是我。尹洙与范雍已故去,范仲淹漂泊在杭州,我也在南方……”
下面的话没有说,你是武人,功越高文臣必忌惮,能罩你的人只有我与范仲淹,庞籍虽对你也欣赏,可你们关系毕竟有些疏远。范仲淹政治生涯结束了,还好,郑朗进谏,没有让范仲淹到处漂,否则这一年范仲淹也会故去了。还活着,不过据传在杭州范仲淹身体一直不大好,多次上致仕,赵祯不准。我一去南方,若你再回朝堂,便没有人保你。
狄青蹙眉,显然很不满意。
郑朗也没有再劝,以后在南方慢慢劝,反正自己也打算将狄青扣留在南方做为自己帮手。南方一平,再想其他办法,不能让狄青在执兵时担任枢密使,否则下场依然会很惨。
狄青已经达到目标,郑朗准许他便宜行事,准许他以军法执军纪,这一战便有了底气。
第二天赵祯于垂拱殿设宴招待狄青,对诸相说道:“朗与青素有威名,贼必畏其来,左右使令,非亲信者不可,虽饮食卧起,皆宜防突然窃发。”
也就是自狄青与郑朗离开之时,左右侍卫必须用亲信重重保护,以防侬智高派刺客刺杀。
狄青离开后,赵祯又颁布一道手旨,凡是避贼在山林者,速招令其复业。其乘贼势为盗,但没有杀人之罪,或者为贼所胁迫能从贼军中逃归者,并释其罪不究。各州县苛征于民,大肆刺面为兵士,令取字给公凭自便。很有仁爱的一道诏。又说为人所杀而冒称贼首级者,派人识验,冤杀之者,给钱米周济抚恤其家人。其家被焚劫者,免户下差径。有役者,仍宽与假,助其营葺室居。凡城壁曾经焚毁,若当初无城及虽有城而墙不固者。并加完筑。器甲朽敝不可用者,缮治之。
后者也是宋朝起初大败的原因。岭南虽有孔宗旦这些优秀的官员,终是少数,整个岭南官场一片黑暗,贪污受贿,鱼肉百姓者比比皆是。包括武器在内,也多有贪墨。所有器甲多不可用,于是战事到来,一触即败。
赵祯听闻后虽恼怒,但容忍了,这才是理智者的表现,只能慢慢治理,想要岭南官场清明,那是不可能的。中原官场都没有清明。如何让岭南官场清明?只能看郑朗南下后,能不能让情况好转。
颁过诏后,赵祯忽然莞尔一笑。自己是多此一举,狄青虽是武人,郑朗却不是武人,有郑朗随后而行,不需自己嘱咐,也不会出现大问题。但赵祯这样想就错误了,史上狄青归仁辅一役与邕州一役,杀的叛军不足一万人,其他人先后招抚。但被抹黑成杀了几十万人。郑朗此行,一手举着胡萝卜的。另一手则是举着大屠刀。不会杀几十万人,但准备最少杀上几万人,否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