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135* 震区建房(1/2)
第二天一早起床、洗漱、吃过早饭以后,常工就带着五人向河对面的苍龙岭出发了。本来他们可以坐汽车上到岭上的村子,可是地震观测台却建在山间的一处偏僻的山洞里,那里只有羊肠小道,所以大家干脆就步行去观测台。路上常工一边走一边给大家讲自己当年在这儿工作的情景,他大学毕业以后就分配在这里的观测台,他说当时也是刚刚建起来,一切条件比现在要艰苦得多了。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大家终于在山间的一个小院子里停下休息了,院子靠山边建了一排房子,这就是观测台办公室和职工宿舍。它的背后有一个山洞,里面就是观测台的工作室了,丁峰和明堂从来没有见过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于是常工就领他俩进到洞里参观了一回。在深山的洞里放着各种各样的测量仪器,地震工作人员分班24小时都要值守在仪器旁,随时记录下各种数据,这样的工作确实让外人想象不到。
“常工,这种监测一分钟都不能停吗?”
“当然不能停,别人可能想象不到我们地震工作者严格的工作要求。”
“这样的观测台全国有多少个?”
“几百个以上。”
“哇,这么多!”
参观完丁峰和明堂又来到小院子里,除了山洞的工作室就是这个小院子是职工生活的范围,其它地方全是山岭和森林。这时他们才体会到地震工作者的工作环境的艰苦。常工说职工在这里工作采用轮换的方式,放假才能下山回家,平时大家都要坚守在这里。
丁峰看了以后心里在想:过去自己在小屋子里搞科研有时也感到寂寞,可是跟这里比比简直就算不得什么了。
大家在观测台安顿下来,晚上常工召集开了一个会,他把这次的建房工作的部署和安排详细讲了一下。首先明天就要去离观测台不远的小新村,在那里建两套“悬浮房屋”,地址和农户村上已经确定好了。常工说这次建房属于地震预防工作,经费全由政府承担,同时把地震预防与扶贫结合起来,所以给建房的农户都是村里的低保户,我们不要增加人家的负担,所以吃饭生活明天都回观测台来。大家都表示同意,还有人建议晚上自己把白天喝的水都准备好带去,尽量不要麻烦人家。
这样天亮之后,洗漱吃完饭,五人就带上东西去了小新村。村里在另一处山洼地带,那里倒还通公里,地震局的汽车早把建房材料运到了村里。他们进村后在村里干部的带领下就去了村中的建房地方,一块地大概也就一亩左右,是利用原来的旧宅基地。当地县政府为了配合这次的工作,抽调了县上建筑公司的人员组成了个建筑小组,帮助常工他们建房。建筑小组的几个同志也是前一天到达的,大家围在一起听常工安排,常工拿着两套房子的设计图,给大家布置工作。
开始磁极的安装,建筑人员跟着丁峰和董明堂一起把它们埋在了地下,第二天起地面再往上盖房,主要都是由对方来完成。只是和一般盖房不太一样的地方,丁峰就指导建筑工人来干,有时常工他们几个也要帮忙干活,都被建筑小组的人给拒绝了,毕竟他们年纪大了,丁峰和明堂干活还好说。
每天一早从观测台过来,晚上收了工常工他们又回到观测台休息,看到丁峰和明堂一起动手干,常工就问:“你俩能行吧?累不累?”
“不累,我们年轻身体好正是干活的时候。”
就是回到观测台生活上的一些事,都是丁峰和明堂主动来干,地震局的几个同志对他俩印象很好。没一个星期两套房子就盖起来了,两户搬家那天村上还搞了一个隆重的仪式,县上和周围的村子来的人把“悬浮房屋”围个严严实实,大家都想进到屋里看看新鲜,所以搬家搞了一整天。常工也利用这个场合,给群众宣传了许多防震的知识,讲解了这次建房的试验意义,希望大家给以关心和支持。
丁峰跟县农业局派来的同志,交换了关于在屋下开展农作物种植的试验,他反复告诉人家希望以后把这里试种的结果及时告诉给他,对方答应经常联系。
这个村子完工以后,常工就带大家转移到了镇上,他们准备在镇上的一个物资仓库边再建两套“悬浮房屋”。这次他们就住在物资局的职工宿舍里,这里条件当然要好得多,又在镇上还十分热闹。开始人们还不知道地震局在这里搞试验,现在看到要在镇上建两套“悬浮房屋”,消息传开大家都涌到工地来参观。建筑小组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到镇上他们就主动把活全揽下来,常工和丁峰他们只是在旁边检查工程的质量。丁峰对常工说:“这样也好,以后这里再大量盖,他们就有了经验。”
常工笑着说:“最好以后不要盖,毕竟地震带给人们的损失太大,它不仅是物质的同时也是心灵的,有人经历了一次大地震后人就好像变了一个样,这太值得研究了。”
丁峰觉得失了口,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也就是一个星期,这两套房屋也盖起来,它被分配给了物资局的两户困难职工。搬家那天也是大大庆贺一番,他们把常工和丁峰他们当着贵宾,又是敬酒又是鼓掌让他们给大家讲话。因为镇上地小人多,那几天参观房屋的人实在太多,丁峰趁着空闲没事就带明堂去狭谷的河道游玩,过去都是工作的接触看到的也是工作的一面,这时俩人一起玩开。明堂才发觉丁峰也和同龄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