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商量(1/2)
朱子文单独的叫了沈瑾瑜,问了他一些问题。见他回答的还算满意,不由得鼓励他几句,并表示期待他以后的成绩,就让他坐下了。
林昊也在酒桌上上作陪了。看到朱子文单独的和沈瑾瑜谈了话,大概也猜到了原因。而其他作陪的很多人都不知道啊,都猜测这个原本籍籍无名的沈秀才是入了朱县令或者朱家的眼了,以后的前程哪里会差?众人都纷纷打起了自己的小心思。
之后沈瑾瑜和其他的秀才们又参加了几次聚会,就急着告辞回家了。
马车刚进村子,就引起了村民们的注意了。大家纷纷都围了过来,沈瑾瑜听到声音下了马车,热情的和大家打着招呼。众人看他中了秀才后,没有摆架子,依然亲热的和大家聊着天,就更加称赞着他懂事知礼。
沈家父子听到消息赶了过来。好不容易送走热情的村民,进了家门。马车是林家的,林成把东西卸下来,拒绝沈家的挽留,告辞回去了。
一家人终于可以坐在一起说话了。刘氏带着两个儿媳妇准备晚饭,沈老爷子带着三个儿子坐在屋里聊天。沈瑾瑜拿出随身的包袱,取出五十两银子,递给沈老爷子。五十两银子,其中有三十两是县令送的,二十两是县丞送的,每个秀才都有。
沈老爷子听了小儿子的解释,并没有收下银子。反而另外拿出一张纸来,递给小儿子:“这是这两天别人送的礼物。我们本来是不要的,可那些人知道你没在家,放下帖子和东西人就走了,拦都拦不住。等我们一打开,发现每个里面都有银子。我不敢乱动,就等着你回来商量了。”沈老爷子一辈子都没看过这么多的银子,这几天连觉都没睡好。
沈瑾瑜看了看单子。这几天见到的人家几乎都送了,几乎每家都是三五十两。那天宴会上朱县令单独和自己说话后,林昊就想到这种情况了,已经告诉了他。这是正常现象,一般童生考上秀才后,都会收到这些礼物。算是提前打好关系,只要银子不多,都可以收下。因为朱县令的特别看中,送东西的人肯定会更多,更重。不想结交的也不要得罪,回些同等价值的礼物就好了。沈瑾瑜算了算有十几家人,有县城的,也有镇子上的,一共七百两银子,就把单子还给自己的父亲:“没事,您收着吧。林先生之前就告诉我了,没关系。以后这些人家有事情我们回礼就好了。”
沈老爷子听了之后才放下心,接着就激动了起来。之前见到这些银子,只是感觉有些害怕,不知道能不能收,怕给儿子惹麻烦。现在小儿子说这些银子可以收下,那么这下子这些银子就是自家的了。沈老爷子想想激动的手都抖了。
一家人吃完晚饭,都没回房间,沈老爷子有话要说。刘氏带了几个孙子孙女去了另外的房间,孩子们太小了,万一说漏了嘴就不好了。
既然家里有了这笔银子,那就要大家商量一下了,毕竟那么大的一笔银子,家里人都应该知道。不过沈老爷子还是敲打了一下儿子和儿媳妇,这笔银子不能说出去。要是知道谁说出去的,立刻赶出家门。众人立刻站了起来,连称不敢。
听了众人的保证,沈老爷子才让大家坐了下来,开始询问大家这笔银子如何处置。沈瑾瑜看着两个哥哥不知所措的样子,也有些理解。两个哥哥都是老实人,一下子家里有了这笔银子,大概现在心里还有些不敢相信吧。
沈瑾瑜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爹,我中了秀才,按规矩可以给家里免了五十亩地的税。我们家已经有了十亩地了,要不我们再买四十亩好地吧,以后我们家也能顿顿吃细粮了。地多了,就再买头牛。您看要不把房子也推翻重建,建个青砖瓦房?让您和娘也能住的舒坦些。”
沈家人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听到要买地,买牛自然都很高兴。沈老爷子也很高兴,和儿子们商量了起来。现在的好的水田要十两银子一亩,四十亩地就是四百两。一头成年的好牛要八两银子左右,再加上一辆牛车,十两银子足够了。
只是盖房子,沈老爷子不同意。他们现在住的房子前两年才整修过。而且剩下的三百两银子,沈老爷子自有打算。“瑜儿,你的亲事,来之前你们先生是怎么和你商议的?”
沈瑾瑜有些不好意思,咳嗽了一下:“来之前,先生并没有说什么。我就含糊的提了一句,先生说一切照旧。”沈老爷子听了很开心:“这是同意了吧?好啊,明天让你娘找个媒婆,挑个好日子我们家就过去提亲。”
沈老爷子看看二儿子一家迷惑的样子,就把和林家的约定说了。也说明了之前两家商议好必须等沈瑾瑜考中秀才之后两家的婚事才能算数。因为还没确定,就没告诉大家。方氏知道公爹的意思,是怕自己二儿子一家心里不舒服。就装作也是第一次听说的表情,连声恭喜着三弟。沈大壮被自己的妻子掐了一下,也赶紧配合着附和。沈老爷子满意的看着大儿子夫妻的表现。很好,只要一家人团结,日子就不愁过不好。
沈老爷子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买了地和牛后,家里还有不到三百两银子。房子暂时就不盖了,你们三弟要定亲了,他的聘礼我准备出一百两。毕竟你们三弟如今身份不一样了,聘礼太少的话,别人会笑话的。我知道这样做对两个大媳妇不公平,可爹也希望你们能体谅一下爹。”
方氏是大儿媳妇,又一贯听公婆的话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