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乌衣天下》

520言情小说网(520yq.cc)

首页 >> 乌衣天下 () >> 第二十四章 烽火焚冬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520yq.cc/69844/

第二十四章 烽火焚冬(2/3)

约将叛之事,如果慕容氏不傻,这些年受了石季龙那么多闲气,慕容氏就等着他出兵南下,然后在边境制造混乱占些便宜,到时候就算是石季龙也会掂量孰轻孰重,毕竟郗鉴将军的兵马还在广陵压着,随时可北上寿春。”

王彪之奇道:“你何时跟慕容氏这么熟了?之前那慕容霸还送你东西来着,这慕容氏眼光还真不错,知道你非池中小鱼。”

谢安哪敢说他处心积虑搞好关系,等到以后能将慕容霸拐来做质子,将未来的敌人扼杀的摇篮里,只说,“我们都是少年人,你们羡慕不来。”

众人无语,继续听到他道。

他只得摊手道:“可阻止苏峻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连老师都想不出办法,你们看我又有何用,不过现在,应该还能拖延几日,就看诸位舍不舍得出力了。”

……

王彪之用扇子敲着他的手心,“别卖关子,快说!”

“一是送钱,二是送人。”

谢安见众人目光灼灼,连司马衍都下了席座,走上前来倾听,他不再大喘气,一鼓作气道:“苏峻狼子野心目光短浅,带着那么多流民兵来打仗,自然是许了他们很多好处,所以我们先送上银钱,免得他们到时候如野兽进城,到处抢夺劫掠,这也算是议和条款吧。”

“送人嘛,就是找庾氏子弟送去给他出出气,但中书令大人带着三个弟弟跑了,庾冰大人又在吴郡……”谢安说着看了司马衍一眼,“当然我可没有让太后出面的意思。庾氏虽无人,但我们还好有苏硕,希望苏峻念在父子情分,见到苏硕那封议和信,能够与我们划江休战几日。”

王导轻轻点头,“送钱的法子不错,减少流民兵杀戮之心,除去无妄之灾。”

谢安得到老狐狸赞许,当即高兴继续道:“老师还记得我这些年一直在改进活字印刷么?现在能够派上用场了。”

他又道:“史官董大人呢?”

“在。”史官董狐正在奋笔疾书,头也不抬应道。

谢安赞道:“我就知道史官的骨头比所谓名士要硬得多,若有不清楚的,可以去问钟大人,庾亮逃跑时放下的‘豪言壮语’必须记下,让他好好流芳千古,我需要大人写上千字文,细数庾亮罪状,然后我会将这篇文排版印刷,由青云塔向建康城和整个江左都传达出去,这一回,不但是各级官府都有,连民间也要有,特别是送到苏峻手上那一份。”

……

王彪之和诸臣一脸茫然,就同时见王导与谢安眼中闪烁一丝狡黠的笑意,这还是王彪之这几日来第一次见到王导笑了。

谢安解释道:“苏峻要钱但更要名望,就算让他占了台城,但我敢打赌,他第二日就会大赦,各位当不了一夜阶下囚就会官复原职,因为他既然都来了,这位极人臣的位置怎么也要坐一坐,可是他一没家世二无名望,所以一定会将对他不利的言论降到最低。”

“所以方才我说,苏峻手中那一份要特制,一面是《论庾亮治国之罪》,一面是《论苏峻叛逆之罪》,提前给他感受下什么叫万人唾弃,各位,现在是你们发挥玄谈口才的时候了。”

他一席话说完,声音虽不大,但久久回荡在大殿以及诸人心中,王导终是笑道:“可算还有力气动脑子。”

谢安正色道:“如今我有两件事要做,请老师派兵给我。”

王导道:“麒麟铜符在手,最多可调千人之军,你要做什么?”

“抓司马羕,带回陶侃之子。”谢安眨了眨眼,“若要激怒陶侃,恐苏峻会杀了陶侃之子,到时候庾亮去陶侃处求援定会因此破裂。而司马羕……别忘了我们手中还有两位想要出城投奔苏峻的王爷,到时候若苏峻想要人,我们也可拿他们当筹码。”

谢尚在殿口朗朗道:“司马羕我去捉,你去陶府带人回城。”

事情一件件定下,谢安领了百名脱下军装穿着便服的士兵要出台城,扭头一看,那个冯若雨居然也在列。

谢安笑道:“有冯队长在,我安心多了。”

冯若雨难得不再对他怒目冷眼,只是语气仍别扭道:“其实你不用亲自去。”

“我只是不想待在这里。”谢安摸了摸冻得通红的耳朵,“待在这里,一闭眼就听到雪落之声,静得让人发慌。”

一行人刚离开宣阳门,谢安就听到后头传来荀羡的叫声,大半月没见荀羡了,这少年也跟笋似的长个儿,两人相差两岁,荀羡生得娃娃脸,若不是看他骑术精湛,定要当他是还未满十岁的小孩了。

谢安问道:“东宫陪读就剩你一个人?”

荀羡撇嘴道:“当然,你弟弟早被他娘关在家里,阿敬和胡之也在府中,顾陆两位郎君早就被族人接吃了城。”

“也好,你留下陪主公,我出宫一趟。”

荀羡急道:“我也要去,你这副样子看着要去做大事,听闻你都随兄上过战场了,擒获苏硕也有你的功劳,既然你都能出力,我乃名臣之后,自幼习武,怎能落后于你?”

谢安笑道:“你别想着去刺杀苏峻吧?”

荀羡仰头道:“若有机会,我就会去杀!”

谢安无奈道:“得了,等他攻进台城我们才有机会接近他,如今他手握一万余兵马,毫无希望。而且我们现在不是去打架,只是去接陶侃之子陶瞻,听闻他有个大哥早夭,如今是家中长子,是陶侃唯一看重并且留在建康的儿子。”

“只是怕沿途遇到敌人突袭

状态提示: 第二十四章 烽火焚冬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