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进退两难(1/3)
这场秋雨整整下了六天,别说小河沟里的积水,和那已成稀泥的路面,便是家屋之中的粮食和衣被,都已开始发霉,所以说,齐军这次能熬过来,的确很不容易。
不过付出的代价,也十分的大,行军在外,都是风餐露宿,古时又没有能遮雨的帐篷,所以在雨中不管是行军还是打仗,都是禁忌。
而齐军恰巧在外赶上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先抢过几个卫国小邑,赶出卫人,让齐侯和将军们住下,至于普通士兵,则只能自己找地方了,要么屋檐下,要么大树下,要么跑远些去抢卫国乡民的住宅,总之是长官不管了,自个儿解决去。
最终,齐军付出的代价是,三分之一的人轻感冒,三分之一的重感冒,也就是说,近三分之二的人失去了战斗力,还有最严重的数百人高烧不退,多半是连战场都没上,就要把小命给送掉了。
在连绵秋雨停下来的那个傍晚,当大军的统计结果被送到齐侯面前时,齐侯的脸色都绿了。
齐侯面色发绿,并不是说齐侯也感冒了而脸色不好,那自然是因为这非战斗减员太严重了,而最关键的是齐侯这次出兵,并没有占卜,也没有问天,所以军中连医药都没有带,这下可就难了。
不过其实在齐侯心中,最重要的是倒并不是那些士卒的死活,而是,这仗,还打不打了?
在齐侯眼中,兵士们都是贱命,只要给口饭吃,就不会死的。倒是减员这么多,只剩下五六万人,虽然还有领先优势,但优势已经不那么大了,这濮阳城到底还攻不攻呢?
若是没有士兵减员,哪怕下雨已经浪费了六天时间,齐侯还是要毫不犹豫的下令攻城的,因为据报魏国境内也在下雨。但现在可就进退两难了,五万多士兵,能否在魏军赶到前攻破濮阳,再安全撤离,这是个问题。
于是,在这个天色转晴的傍晚时分,齐侯在临时行宫内走来走去,一旁的高级将领,还有那新任行军司马段干朋,都是静默不语,这个选择题,不是那么好做的啊。
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了,半个时辰过去,一个时辰过去了,齐侯还在走来走去。
不过就在一个时辰刚刚过去的时候,齐侯终于不用再走动了,因为派出去的斥候带来了濮阳城的最新消息。
这秋雨一停,齐军又加大了对濮阳城的侦探,这样的工作不用齐侯来过问,自然有将军们负责。却没想到这次带来的消息十分的惊人,濮阳城西边的城墙居然在今天倒塌了一部分。
这消息立即便让齐侯欣喜若狂,这简直是天佑大齐啊,不然为何偏偏在此濮阳城的城墙倒塌了呢?虽然在这个时代很常见,古时城墙都是夯土结构,对雨水的冲击或者冲泡,都很难具有太大的抵抗力,所以这并不稀奇,不过巧就巧在这个倒塌的时机了,要知道,这场秋雨只下了几天,比起夏日的暴雨来,雨量其实还是小了许多。
并且还有关键的一点是,这夯土结构的城墙,倒塌后,清理土块就得花费不少功夫,再加上这段时间的连绵秋雨,地上的土都是湿的,而湿土是没法直接用来夯实的,要等泥土晒干或者烤干,需要时间,再来夯土,又需要时间,砌砖也没那么快。所以,这城墙今日倒了,没个好几日,是没法再筑起来的。
齐侯闻讯顿时大喜,这下选择题不难做了,在齐侯看来,这城墙塌了,乃是天意,天授不取,必受其咎。于是齐侯脚步一顿,立即高呼了起来,“孤意已决,明日调集所有兵力,强攻濮阳西城。”
“诺!”众将闻讯也是喜气洋洋,一齐高呼君上英明。
紧接着,齐侯迅速下达了命令,次日一早,集中剩余那安全熬过了秋雨的五万士兵,不管是齐兵还是鲁兵,统统开往濮阳城西,集中力量攻打城墙倒塌的那一段,务必要天黑前破城。
听到齐侯坚决果断的命令,营中众将赶忙齐声道诺,少不了还要恭喜齐侯几句,无非都是些天赐良机,齐侯英明之类的恭维话,在这件事上,几乎所有的将领都难得的与齐侯保持了高度一致,而那些个拍马屁的话,虽拍的极为明显,但却也好像离事实不远,于是听得齐侯顿时飘飘然,直好似明日晚饭就就已经定在了濮阳城内卫宫之中。
而与此同时,就在这个傍晚,近千里之外的洛阳,几名匆匆赶路的行人,叩开了王宫的侧门,随后不久,则被带到了王宫东侧,太师和白相办公的殿堂之上。是的,跟随魏军的周天子派往洛阳的信使,也赶到了,给正在紧张忙碌之中的白相,带去了大王最新的旨意。
不料看到大王的旨意后,白相却是微微一笑,冲另一边正不停的向进进出出的官员们吩咐事情的太师笑道,“太师,依着大王之意,我明日还是得走一趟的好。”
百忙之中,太师稍微愣了一下,问了几句后才想了起来,最后点了点头。
“嗯,那好吧,就辛苦白相了。”
次日,卫国濮阳城外。
天还没亮,齐军便开始显现作为一个大国,而应具备的高素质的军事素质,那天色还一团漆黑时,齐营之中,便开始一阵稀稀落落的声音,待天色发青时,袅袅炊烟已经在齐营中遍地升起了,这是先一步起床的军中民夫开始造饭了。
而就在炊烟纷纷飘起时,营中也传来了长官们的吼声,紧接着许多个临时搭起的帐篷中,不少军士跑了出来。这秋雨一停,齐军将领就将军士们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