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致富大计(1/2)
……
“我只是个硕士研究生,可不是什么教授,以后叫我方怡就行了。w道:“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该根据土地形态制定适宜土地的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嗯嗯嗯。”你连连点头,明白了个大概,但是估计其他人只怕是一头雾水,你简单的概括了一下,“意思就是除了种田,再搞点副业是吧。”
“简单说也就是这么个意思。”方怡顺着你的说,详细说道:“先前我在村里转了一下,发现你们这田地不多,而且基本都是种的水稻和蔬菜,产业结构很单一,经济效益比较差,生态农业的关键是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建立多层次可循环发展的产业链。”
“有道理!”汪支书赞同道:“咱们村里山田多,产出不高还累死个人,乡亲们养了点鸡鸭牛羊,山高路远也很难卖到城里去,基本都是自己消化了。”
方怡接着说道:“其实我的想法是先推广土鸡养殖,第一年就能见到明显的收益。”
“土鸡好!”你马上拍板同意,“城里可难买到土鸡了,只要是真正散养的土鸡,几十块钱一斤,随便卖!”
“对啊,土鸡蛋也老值钱了。”在省城当保安的罗大海也补充道。
方怡见大家都赞同,也兴奋起来,“村里山多树林多,这就是山林散养土鸡的先天优势,让土鸡每天自由活动觅食,不但让土鸡更加健康,肉质更好,而且能节省很多饲养的成本,同时让村里组织大家只在上等良田种植稻米蔬菜,其他边边角角的山田都用来栽种高粱、玉米、红薯这些杂粮,另外再人工饲养一些蝇蛆、黄粉虫,这样一来,可以形成非常可观的养殖规模。”
“好好好!这不成问题,都交给我了。”汪支书揽下这个任务,又提出一个难题,“咱们村里一百多户,如果每户每年养一百只土鸡,加起来可就是一万了,能卖出去吗?”
“这个问题交给我,你们只管养殖,卖不掉的我全吃了,哈哈哈!”你哈哈笑道,“放心,我吃的鸡肯定会给钱的。”
“一只鸡按三斤算,每斤十五块钱,一只鸡可以卖四十五,应该可以赚一半,一年一百只,那每户的收入就有两千多啦!”张秀琳粗粗的算了一笔账,这差不多就让村里的人均年收入提高了两三成。
“你算得还比较保守,我相信,三年之内,咱们村的人均年收入至少翻一番!完全可以摘掉贫困的帽子。”你信心十足。
“这只是其中的一条路。”方怡见第一个办法就获得一致赞成,又提出第二条方针,“洪山村北靠长江,气候环境最适合种植桔树,每年国庆到春节,都是桔子旺季,这也是很大的一笔收入,而且可以进行深加工,进一步提高附加产值。”
“好!”你大声赞叹道:“要致富,多种树!这条路子肯定不会错,到时候咱们把志强化工拆了,自己办个加工厂,肯定赚钱!”
“来来来,大家别光顾着说话,赶紧先吃饭吧。”菜上齐了,张婶招呼着大家开动。
“谢谢张婶。”方怡客气了一句,“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今年就先做这两个方面的事情吧,太多太杂反而容易乱。”
“好!今年咱们就一手养鸡,一手种桔子,先把基础打好喽!”你做了个总结,然后开始一顿猛吃。
……
有了省里的关照,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村口的道路已经开工了;董副市长答应的五百万扶贫专款和志强化工的一千多万赔款同时拨到了村里,每户村民分到了五万现金和五万股权;县环保局请来了省城的专家开始着手治理土壤和水质的污染源。
“噼噼啪啪……”“嘭嘭嘭……”一阵鞭炮和礼炮声中,“洪山村经济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正是挂牌成立了。
汪支书和方怡分别站在你左右,三个人披红挂彩、喜气洋洋的站在村委会一间办公室门前,你拿着大喇嘛,冲着周围的村民们大声喊着:“洪山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今天正式成立啦!这是我们大家自己的公司,每家每户都有份。啰嗦话就不说了,总之,大家今后要团结一致,多出力气多赚钱!早点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就是我们的宗旨!”
“啪啪啪啪啪!”热烈的掌声中,你把喇叭交给汪支书宣布具体事宜:“洪山村经济发展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由市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和村委会共同投资创建,注册资金一千万,总股本一千五,其中:每户村民占股五万,村委会占股三百万。经股东大会投票决定:正式任命田晓阳为总经理,占股一百万,方怡为副总经理,占股五十万,汪海潮为党支部书记,占股二十万,罗大海为柑桔事业部主管,张秀琳为土鸡事业部主管,张佩珍为财务主管,各自占股十万。”
然后副总方怡出场给村民们介绍了生态农业的广阔前景和发展潜力,更激发了村民们高涨的热情。
“哎呀,这妹子年纪轻轻,懂得可真多啊!”
“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