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章 各有愁烦(2/3)
然后李治也想起这个虎头虎脑的儿子,让人将他抱过来,并且接过孩子、把他放在自己的腿上,还在李忠的额上亲了一下。郑侧妃依样效仿,于是李孝也有事了,被宫人抱过来。
太子岂会看不出两位侧室的小把戏,这让太子妃微笑中掩饰着几分尴尬,但她举止得体,还夸奖了两个孩子。
太子有些许的愧疚感,感觉自己已经许久未到太子妃这里来了。
他故意不再抱次子李孝,对已有身孕的萧淑妃有意往身孕方面的引导也故意忽视,而是与太子妃回忆八月赛马时她优雅的表现。
“你的表现真是太好了,知道吗,整座长安的女子都以你为榜样。”
太子妃不好意思地说,“殿下你过奖了,太子倡导全民骑驭的大事,我这个太子妃怎好不勉为其难呢!但臣妾知道,要是有一个人也参加的话,一定表现得更好。”
于是众人都问这个人是谁。
太子妃不去看刘、郑、萧三位侧妃,对太子道,“臣妾知道那个武侍读不但识文断字,马也骑得很不错。”
李治看过太子妃真挚的神色,他的神色也马上飞扬起来。
太子妃再道,“臣妾知道一定是她侍奉殿下读书、腾不开功夫。但殿下你白天有繁重的国事,深夜用功、还得注意身子,偶尔放些功夫给侍读出来、让她也耍耍,也就是殿下在休息了。”
太治动情道,“有劳你牵挂寡人了,寡人会考虑的。”
太子妃道,“今日便是多好的机会,不如就让武侍读也过来,谁说侍读就不能侍饮呢?”
有太子妃亲口提议,原本在东宫还有些遮遮掩掩的事,几乎就算是得到了后宫“官方”的认可。
太子大悦,马上吩咐去请武媚娘,并提醒去的人,“杨侍读就不必来了,她身子已经很不方便。”。
很快,这个女子就被内侍引进来。
她先是拘谨地与太子、太子妃见礼,而后再得体地与每一位侧妃行礼。她们有孩子的抱着孩子,暂时没有孩子的护着肚子,打量武媚娘。
太子妃也在留意观察她,也观察太子,发现李治的唇角勾起来了。
太子妃亲切地问她道,“媚娘,这些日子都陪殿下读的什么书?”
武媚娘站着,恭敬地回道,“读的五经、帝范。”
“真想不到,五经这么深奥,连那些讲经博士都要头疼的,”太子妃微笑着夸赞,并示意道,“媚娘,你坐到本宫身边来!”
武媚娘稍稍地迟疑了一下,李治说,“去吧,寡人知道太子妃也是熟读过五经的,你不会的部分可以多来请教。”
武媚娘依言坐下,太子妃赞赏地打量她。
她知道武媚娘本来的身份,但不知道她是如何到东宫的。
在东宫,这件事没有什么人、敢在太子面前询问上哪怕一句,怕触犯了天大的禁忌。
但她的出现也有个好处,目前看,就算是抱了孩子的刘、郑两位侧妃,也不能轻易从武媚娘的身上引开太子的目光。
接纳她、对她示好,也就为自己赢得了太子的好感。
有些话太子是不便说的,但太子妃只需一句话,便给了李治顺水推舟的楔入点,让武媚娘可以在东宫正常行走——当然是到太子妃这里来。
而太子妃也在几位侧妃面前树立了威信。
她看着这位才人,此人在各方面都远胜过这些母以子贵的人,而且短期内她不可能、也不敢像她们一样,一言不合就怀孕。
而武媚娘用“太子侍读”掩盖下来的才人身份,任何时候都是太子妃控制她的、最为有力抓手。
宴罢,先是三位侧妃心有不甘地告退,然后侍读也走了,太子已然微醺,他带着感激之情留了下来。
……
腊月的最后几天,永宁坊收到了西州的家信,确切地说,是九夫人丽蓝的家信,是她妹妹丽容写来的。
丽蓝不在府中,用柳玉如的话讲,“丽蓝和苏殷野出去均州,怎么到现在也不回来,思晴和樊莺去更远的夏州都回来了,均州很远吗?”
她担心,万一丽容在西州有什么大事,也不能因为不看信就给耽搁了。
于是众位夫人们一齐打开西州的信,看看都说了些什么。
这是丽容完全以一位妹妹的口气写给她姐姐的,说她在西州很好,在田地城开了一间温汤池子,爹曾经病了,还吐过血。
丽容在信中提到了永宁坊的几位姐妹,回忆和每个人在一起和点点滴滴,想念每个人,但没有提高峻。
丽容提到了崔夫人和甜甜、高舍鸡,提到了曹大跑去田地城大献殷勤的那件事,她说把曹大带去的东西都扔到大街上去了。
还有,就是在这件事不久,田地城的家里遭贼了。
丽容在祖居的院子里是与爹娘、丫环仆妇们分开睡的,她自己一间屋子,半夜时,警觉到有个人不知怎么潜进她的卧室,偷偷翻她放在桌子上的一只小木箱子。
丽容的红宝石指戒日常戴着去温汤不方便,就收在那只小木箱里,那人翻完了箱子却不走,又往床边摸过来,被她用暗暗握在手里的钗狠刺了一下子,他捂着肚子、负痛夺门跑了。
但丽容的红宝石指戒没有了。
众人看到这里,纷纷埋怨道,“那只指戒是祖父阁老给的,价值连城的东西,她怎么不知道喊呢?”
柳玉如说,怎么喊?一屋子的老弱妇孺,大半夜的连个帮声的人都没有,万一这人狗急跳墙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