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一章 丑闻(1/2)
自从丁月宜生完孩子,沈蓉找到报社领导,强烈要求回去上班,然后就开始热衷于出差。
当初她会要求跑部队这块的新闻,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不用出差,就是下基层也是坐着大领导的车去转一圈,众星捧月般拍几张照片就回来。
可现在她觉得自己在沛州呆不下了去了。
家里有两个根本就讲不通道理的老厌物,医院里的母亲看见她就哭哭啼啼,保温箱里那个小耗子一样的孩子还可能是个傻子!
她的世界里好像一下就没有正常人了!她好想逃开这一切,去外面呼吸一点自由新鲜的空气。
她甚至想到要把工作调到外地。
可是母亲身体和精神都不好,对她非常依赖,绝不会帮她这个忙的,父亲更是每天耳提面命,让她好好照顾爷爷奶奶,还要去劝解母亲,她想走根本不可能。
所以只能出差,抓住一切机会出差!
偏巧就有这么一个机会,部队每年都要协助地方修筑堤坝抗洪抢险,全沛州一共将近十个防汛点,都有解放军官兵驻守,要轮流去慰问,当然也要有记者跟随采访。
沈蓉是第一年当记者,听说可以出去两个星期,并没有问具体内容,就赶紧跟主编申请。
这是她负责的版块,按理是应该让她去,可是考虑到工作强度和艰苦程度,主编还是委婉地劝说她,让她留在沛州市里也一样有很重要的工作要做,这个任务就交给男同志吧。
可沈蓉非常坚持,慷慨激昂地发表了一番妇女能顶半边天,干革命就得能拼命的演说,强烈要求去最艰苦的地方锻炼自己。
主编没办法,最后只好又派了个负责摄影的男记者跟随,让他多照顾一下这个工作热情高涨(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姑娘。
周阅海拿到下基层检查慰问的名单,一眼就看到了沈蓉,他不动声色地问副参谋长陈景明:“你们参谋部准备派谁去?”
陈景明28岁就能当上少校副参谋长,其精明程度可想而知,并没有直接说出已经定下来的人选,“最近大家都在忙评优的事,正在研究派谁去,只能是谁手里的活不那么忙谁去了。”
周阅海点点头,“李志勇下乡蹲点回来以后表现怎么样?”
陈景明交代了一下李志勇最近的工作情况,回去就跟廖参谋长商量,把去防汛点慰问的参谋换了李志勇。
李志勇知道沈蓉也要去,痛快地接受了命令,高高兴兴地打起背包跟着队伍出发了。
周阅海并没有再做别的事,他只是静待事情发展。
很多人和事已经发展到了那个程度,只要把他们凑到一起,不用任何推动就能知道它必然会有所变化。
没用他等太久,五天以后,沈蓉和李志勇就被一辆军用卡车送了回来,沈蓉被送去医院,李志勇和那个防汛点的副手马副营长回部队汇报情况。
最近几天连续降雨,防汛工作异常严峻,昨天晚上部队连夜加固堤坝,沈蓉和李志勇都加入进来,跟大家一起夜战。
下半夜的时候负责人让沈蓉和回去休息,沈蓉实在支持不住就答应了。
连续几天,她都跟战士们一样住在潮湿的木板床上,浑浊的江水加了明矾煮完涩得喉咙要着火,无论大雨小雨每天都泡在泥水里,身上几乎就没有干爽的时候。
她这才知道自己坚持要跟来是一个多么大的错误。
可后悔也没用,抗洪前线车辆紧张,绝对不会因为谁坚持不住就专程为她派车离开的。
而且她要是临阵退缩,那她以后在报社就真的混不下去了。
即使是市长的女儿,主编也不会再让她报道任何重要新闻了。
沈蓉从小聪明要强,知道这个时候就是装,她也得装得积极主动!
所以她一直咬着牙坚持,只有在这种后半夜实在坚持不住的时候才会听从劝告离开。
她单独住在军营旁边的一个小窝棚里,跟防汛点的两名通讯女兵一起住,回去的时候要穿过一条树林中的小路,距离很近,后边能看到忙碌的工地,前面能看到营地的灯光,所以她谢绝了护送,自己跑了回去。
跑到半路,穿着解放鞋的脚底忽然一阵尖锐的刺痛,几根钉子扎进了她的脚里。
沈蓉疼得一屁股坐到地上,钉子上还带着木板,拔不下来也走不回去,她只能坐在地上呼救。
可工地上号子震天,她微弱的呼声根本就听不到,营地那边又没什么人,老半天也没人来救她。
正在她急得直哭的时候,终于有人听到跑了过来。
是李志勇。
李志勇要扶起沈蓉要背她回去,被她严辞拒绝,说什么都不让他近身,让他去找通讯女兵过来扶她。
李志勇非常听话地去找那两名女兵了,可是很快又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一名女兵守在电话边值班,另一名不在窝棚里,根本找不到。
李志勇并没有靠近沈蓉,而是非常有眼色地跟她商量,他可以去找男兵过来背她,让她再等一等。
李志勇说着又跑了出去,一会儿气喘吁吁地回来,“张营长让我背你回去,现在工地正忙,请你……配合一下。”
看他的脸色就知道,张营长的原话肯定比这个难听很多。
确实是这样,他们本来就是来慰问的,受了一点小伤,一个大男人不能把伤员背回去,还非得让十万火急的抗洪现场的战士背,已经好几天没睡过整觉的张营长肯定火大!
李志勇又补充,“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