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葛仙(上)(1/3)
听说皇商薛家上门给独子提亲,封靖昕大怒,“泰娥也是他一个小小皇商匹配得起的?”
就算这个女儿生母身份低贱,不得他宠爱,也是皇家血统,一个商家也敢上门提亲,这是看不起他觉得他没有机会御宇天下?!
肃郡王妃江氏素知他心胸狭隘,柔声安抚道:“王爷且息怒,依臣妾看,这门亲事颇有可为之处。这薛家也不是普通皇商,在金陵可是与贾王史三家号称四大家族,人称‘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可见不止家财丰富,其背后势力也是不俗的。”
“哦?”封靖昕狭长的眼睛眯愈发细长了,“贾王史薛?就是宁荣二府的贾家,一门两侯的史家跟王子腾?”
江氏抿唇笑道:“泰娥虽说出身矜贵,到底有个上不得台面的生母,她的亲事最好也不过嫁给官宦人家子弟,亦或许给新科进士,于王爷的大业还不如嫁进薛家作用来得大些。”
封靖昕一想,可不是。庆阳王朝分世家与贵族,能称得上世家的至少要有上百年的传承,祖先或是大儒,或是豪门,代代皆有人在朝为官,根基人脉难以动摇。这些人家,讲究规矩礼法,他们一般不纳妾,就算纳有妾侍也少让他们生出庶子女,就算难以延续血脉也会从旁支过继嫡子继承香火,对子女的婚姻极为重视,第一条便是非嫡出不嫁娶,其余还要考虑联姻对象的家风、门第等等,与勋贵之家截然不同。
勋贵之家,至尊至贵的无疑是皇室,再者便是宗亲。可就是皇家想要与世家联姻,人家还看不上。排在第三的,便是王朝建立时封爵的开国功臣,这些功臣勋贵只要不犯谋逆,便有爵位传承,只要家族子孙上进,经营有方,便可代代享受庆阳国君的厚待,就算一时获罪抄家,只要子孙中有能为的,看在开国时的功劳,君王也会念及旧情不吝提拔,算是京中数一数二的勋贵豪门,这些人家联姻一求富贵二求门第,说难不难,说不难也难,端看什么人家。
排在第四层的就是一般的官宦人家了,这些官宦人或为大家门第里的庶出子弟,或为富绅、寒门出身苦读之后进士及第,他们的婚姻更侧重于他们本身的才干能力,愿意与他们联姻的便如赌博一般,看中的是他们未来的发展,是否能给联姻的一方带来助力。而这些官宦人家,得帝王重用的一般称为新贵人家,是帝王用来平衡朝政的刀枪,能三代稳立朝堂的很少,因为得罪人,不过也有从此家族兴旺,步入书香世宦行列的。
所谓宗室女,虽然亲王所出皆称之为郡主,郡王所出皆称之为县主,但能够享受朝廷册封和俸禄的只有嫡出,而且限定了亲王府只能册封一个郡主一个县主两个名额,郡王府却只有一个县主名额。当然,如果没有嫡出,侧妃所出的,也可以上折请封,能不能成要看皇帝的心情。
之所以卡得这么严,是因为庆阳王朝并不限制驸马和郡主县主夫婿的仕途发展。
谁能想到庆阳王朝前几代帝王不是没能生出一个公主就是生出的公主没能活到成年,到了肃郡王这里竟一下子连生几个女儿,唯一的儿子还身体孱弱……比将起来,也不知是谁更欲哭无泪一些。
封靖昕再蠢,也知道没有健康聪明的儿子,自己这皇位夺过来也没用,传给谁呀?就算自己的嫡女庶女能在老父跟前给自己挣分,可死去的老大废太子和老四明郡王也各有一女呢,说起圣眷,老大的那个又是嫡出又是幼时失怙,更得圣人怜惜,自己家的这些个女儿加起来也赶不上一半,因此,竟不如儿子来得划算。
女儿,唯一的用处也就是联姻了,天然的姻亲同盟,比自己千辛万苦收拢来的势力更保险。
他自认心机手段都不错,可惜朝中官员眼睛都给蛤蜊糊住了,太子一去,眼中只看到装腔作势的老四和到处收买人心的老九。众兄弟里,除去一味往吃喝玩乐发展的老五(顺郡王封靖显)和沉浸于诗画中的老十二(惠郡王封靖昃),老四有过继出去的老十八(封靖晨)相助,老九有老八附骥,只有自己孤身作战……
生母贤妃虽为四妃之一,却早就色衰爱驰,若不是心计手段不错,又生了自己这个儿子,凭着外祖在清流中的那点子名声,哪里坐得稳位子,斗不过甄贵妃也罢了,竟被一个性情软懦貌不惊人的顺妃后来居上压制住了!?
只有手中的权势和利益才最实在,名声,嗤。
早些年外祖和自己的门人也宣扬自己礼贤下士的名声,还不是比不过太子的正统,那些清流看老四都比自己好,要不是后来自己将嫡长女许给西宁王世子,哪有今日的风光?!
诸多念头在他脑中电闪般转过,他又盘算起封泰娥这个即将及笄的女儿。
封泰娥不比早就嫁出去的嫡女封泰珍,不仅生母出身低微,连养母都没有……这些年除了放在她身边的教养嬷嬷,根本没人管过她,因为不是唯一的女儿,又不得自己喜爱,自己素日也很少在意她——这也说明了这个女儿不管是性情、心机、才艺,都不会太出色,不然自己怎么会注意不到?!
这样看来,想给她说一门好亲也不容易。
如果许给薛家,倒是一箭数雕的好事。
钱嘛,谁也不会嫌多的,女婿孝敬岳父理所应当,薛家是一个很好的钱袋子。当然,如果能通过薛家拉拢贾王史三家及其背后的老牌勋贵世家也不错,顺便瓦解老九的势力……痛打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