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东大研修生(2/2)
阿雷西沃的生活,他发现了阿雷西沃射电望远镜有一个娱乐功能,就是收听世界各地的短波广播,强过他的根德收音机千倍万倍,原本枯糙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连十来岁的阿桑齐也会摆弄这架巨型机器熟练的搜索各个短波频段。进入到五月份,各个新闻频道突然铺天盖地的报道起远东香港来,克里和艾米莉收听香港的报道时间也越来越长。
事情的导火索要从前一年的澳门开始,1966年底,中国大陆的状况已经不是海军通信站监听部的秘密了,各个短波新闻都有报道,此时的澳门在葡萄牙人的治理下民怨四起,11月15日,一名警察和坊众学校搭棚架的工人发生争执,引发了民众不满,12月3日,爆发了大规模的冲突,死伤数百人。事件发生后,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外事处奉命要求葡萄牙政府道歉,事件以葡萄牙政府让步结束。
澳门事件激起了香港****人士反抗英国侵略者的斗志,第二年5月,震惊中外的香港六七暴动爆发了,先是小规模的罢工、示威,港英政府出动警察开始镇压。
短波里在播放新闻的同时,也会制作一些新闻评论节目,里面最红的要算香港经济广播台的林斌主持的“小市民日记”节目了,这档节目以轻松幽默的小品形式反映井市生活,收听率很高,罢工开始的时候,林斌在里面开始增加新闻评论,有时难免会对罢工行为加以批评,他的这些话被广播出去为他埋下了祸根。
6月24日,香港海陆空交通水运以外加上纺织等二十六个行业一起发动罢工,到了6月29日,六十三个卖粮油日杂组织共有二十万小贩小商积极响应二十六行罢工,香港一片混乱,人心惶惶。
香港经济台总经理制作了一档名为“时事评论”的三分钟评论节目,主要目的是劝导民众维持秩序,减少****,结果林斌在节目中猛烈抨击罢工领袖。
随后经济台又适应形势推出一出广播剧,在剧中林斌对罢工人士极尽讽刺,每天至少有一百万香港人在听林斌的节目,他在六七暴动中已经成了大红大紫的人物。
8月24日清晨,林斌像往常一样,开着一辆甲壳虫小车,带着在天文台上班的堂弟林明海,前往九龙塘又一村的经济台上班。
他刚刚出了家门带上搭顺风车的林明海,马路就被罢工的人群堵住了,街道两边的商铺门窗紧闭,上面贴满了大字报,成群结队的工人站在马路上,手举标语,高呼口号。
在他们前面是两排防暴警察手持圆盾牌将十字路口堵住,试图阻挡住工人前进,好让林斌方向的车辆通过。开始工人和警察只是对峙,想用震天响的口号逼走警察,但是警察不为所动。
渐渐的罢工队伍开始骚乱起来,后排往前排涌上来,推着前排向警察挤上去,警察势单力薄,节节后退,林斌只能等在十字路口。警察眼看挡不住了,只好请求增援。
警察局似乎知道这个路口要不保了,派过来一队带着防毒面具的警察,他们手持催泪枪,抢过盾牌警察的位置,朝着罢工人群一阵乱放。顿时人群像炸开了锅,前面的四出乱逃,后面还不停涌上来,来不及逃跑的和警察扭打一团,街头一片哭喊声,如同人间地狱。
“哥,还不快走!”林斌平日里在广播剧里模仿罢工领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激烈的真刀真枪阵仗,脚一直踩在离合器上,看得都呆住了。
林明海提醒了他,林斌猛踩油门,从街头的空档冲了出去,当他开到文福道与文运道交界处,罢工人群少了许多,林斌的车也好开起来。不知什么时候,这儿被人架起了路障,像是要修路的样子。
两名路政工人上来拦住了林斌的车,林斌摇下车窗刚要问怎么回事,一个人突然将一桶汽油倒入车内,林明海大叫“不好!”,林斌也发应过来,一打倒档想往后退,另一个人迅速将一个******投进了车窗,轰的一声,火苗一下子从车窗窜了出来。
兄弟两人在一刹那间急忙推开车门,两个火球在地上拼命打滚,但是火势越烧越猛,一会儿两个人就不动了。
有好心的路人将他们送到医院,任凭如何救治也回天无术,兄弟俩一前一后双双离世。
林斌妻子郝洁梅带着三个未成年的儿女移居台湾,而林明海更令人稀嘘,他和妻子何英姿膝下无子,只有一个领养的女儿林双棉。
林明海是大陆名画家林森少年同乡,林双棉漂到香港后被救起,高凤霞在她盆里留了身世,林双棉见报后,林明海不忍林森一家悲惨,正好何英姿不能生育,便寻着报纸认养了林双棉,十二岁的林双棉刚刚过了几年正常生活,又突遭变故,好在何英姿对她不离不弃,不久便带着她移居加拿大。
bbc的连续跟踪报道非常详实,听的克里和艾米莉欲罢不能,当他们听到林双棉和林森的名字,艾米莉突然想起来了,“这不是我们刚到罗斯福路海军基地看到的那个渡海到香港的林双棉吗,本来以为能有好日子,没想到命运还是如此悲惨。”
“是啊,就像你以前说的,我们运气还真的算好,我现在真后悔顶撞安德森了,想想后怕,如果被他送回英国那真是不堪设想。”克里不由的也感叹起来。cererror;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