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破产(1/2)
: 不过李乐在这个时候已经顾不上英国了,实际上他最近作为德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元首,差不多已经信用透支到了濒临破产的地步了。> 可最终这种利好并没有反映到这正的实际上,利比亚的油田真正可以补贴轴心国的那一天,还远远没有到来。
实际上德国依旧在透支战前储备的国家战备石油,入不敷出的现象依旧还是非常的严重。
更让李乐有些哭笑不得的是,遥远的利好消息显然无法透支出等价的东西来,他到处开空头支票的后果,就是这些支票越来越不值钱。
3000辆4号坦克的生产成本,就已经让参与制造的几家公司有些捉襟见肘了,更何况李乐还在督促新式坦克的研发。
另外,福克?沃尔夫公司生产的fw-190战斗机也是一个吞金的巨兽,每天数十架战斗机被送出工厂,每天都需要钱来采购这些崭新的飞机。
战争一旦开始,就意味着无数的金钱被消耗掉。李乐终于意识到,自己终究还是小看了现代战争对资本的依赖程度。
法本公司最近研发的煤转油技术进展并不大,生产出来的成品油也只能为一些并不精密的发动机提供动力。
说白了,就是汽车摩托之类的勉强用一用还可以,飞机之类的精密机械根本就无法使用。
即便是这样,这种成品油也不能直接使用,而是需要勾兑到罗马尼亚出口来的汽油里,才能勉强使用。
而长期使用这样的汽油,因为燃烧不完全等问题,依旧会降低发动机寿命,造成发动机故障率居高不下等恶果。
实际上,从二战开始到最后结束,德国在高品质油料方面就一直没有任何改进办法。
当英国和美国普遍使用高标号汽油来提高发动机性能的时候,德国人只能用一些“歪门邪道”来增加发动机功率,与之抗衡。
“这些贪得无厌的混蛋!难道他们就从未想过自己是这个国家的一份子吗?”李乐看着桌子上的文件,有些恼怒的对他的经济部门官员吼道。
造船厂方面声称无法保证李乐建设40艘运输舰的建造计划。他们以船坞不足为理由,回绝了这个庞大的造船计划。
李乐为了要确保自己拥有登陆英国的能力,不得不强化自己的海上运输能力。
可是这种努力,被悲催的德国海上实际力量,给毫不留情的打破了。
大部分的德国船坞都被占用着,有些正在维修改装德国的巨型战舰,而剩下的都在生产德国海军急需的潜艇。
这个月用李乐开出的有关石油份额的空头支票,德国港口已经同时开工建造了33艘大吨位的u型潜艇。
如此大规模的造舰计划,几乎是在零资金的情况下,就因为李乐的一句话开始了。
工厂方面甚至都没有相关的手续,就在船坞上铺设起了龙骨,雄心勃勃的展开了德国潜艇狼群的养成计划。
可是当李乐准备再上马40艘运输船的时候,德国船厂方面却拒绝了这个诱人的赚钱计划。
因为理由非常简单——这些船厂已经没有足够的船坞,来安排相应的生产计划了。
同样在李乐的石油份额空头支票的承诺下,法国的几个港口正在兴建船坞维修工厂,用来作为德国大型水面舰艇以及潜艇部队的港口使用。
设备的采购,还有人员的培训……李乐最近许诺出去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除去波兰边境上那些试点工厂动用的机器是实际付钱的之外,其他的项目第三帝国的政府都没有出一分钱。
“我的元首,这不能完全怪这些公司,他们到现在还看不到一分钱,却已经开始了各种工作。”一个幕僚站在那里,看着巨大办公桌后面坐着的李乐,开口解释道。
虽然这些人并没有沙赫特那样天才的金融能力,但是在沙赫特被关进监狱之后,他们也确实是第三帝国金融界里剩下的翘楚了。
李乐不得不依靠他们,依靠他们继续沙赫特的那套空手套白狼的融资方式。
“最新铺设的到波兰之间的铁路,也是没钱,在空账开工状态之中。”另一个经济官员无奈的说道。
建设道路是靠战俘还有其他人在顶着,但是每天的开销依旧是不小的一笔钱。
新开工的工厂,使用的车床以及为了安置犹太人家属并且鼓励他们卖命的开支,也比原来大了两倍甚至三倍。
加上这些东西使用的原材料采购……增加产能可不是平白一句空话,产能的增加是要靠多生产出来东西体现的!
这些天来,没有多投入一分钱,德*队拿到了更多的武器装备,很明显这是不平衡的,也不是真正健康的循环发展模式。
好比说,某些小说里提到的,多生产了多少火枪,多生产了多少套铠甲。可这些东西不会平白变化出来,只有产出却没有投入,这本身就是不成立的。
开采矿石需要投入,需要人手;熔炼锻造需要投入,也需要人手;加工制造需要投入,同样需要人手;最后才能得到想要的产品!
在每一个环节投入,却没有相应投入的资本,即便可以完成循环,可这套经济体系就是不健康的,就是可能随时崩溃的。
李乐现在的经济,就是一种极端不健康的战时经济体制,也是随时都有可能崩溃的一套走钢丝一般的经济模式。
他在沙赫特那套空手套白狼的经济透支模式的基础上,用自己发现利比亚油田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