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决战(下下)(1/2)
黎巨当然是不愿意损失太大的,从他继承首领的位置和黎巨这个名字之后,他就再不能只顾着自己,行事必须符合部落的利益才行。
如果我们不单看巴族和九溪的战事,而是更加宏观一些的话,就能发现这一场战事其实只是另一个宏伟争斗的其中一角而已。
郑军之前猜得不错,巴族的位置就在现代的渝城附近,边上的大河就是长江,巫山族在上游,九溪族在下游,其他的小部落也大多沿江分布,而北方的大片土地都没有人烟。而这些空着的土地却是黎巨部落眼中的宝地。
黎巨部落是九黎的分支部落,平时生活在后世的长安地区,这里处于黄河流域,也是非常适合生存的地方,但这里不仅仅生存着九黎。还有很多人类部落,大家互相杂居在一起,各个部落之间距离都不太远,而种族和语言的不同,让他们冲突频繁。
九黎实际是牛头人的部落联盟,他们个体实力强大,在冲突中总是占有优势,但人族也不示弱,组成了名为华夏的部落联盟,和九黎争锋相对,靠着数量优势与牛头人对抗。
这是人族和牛头人族对生存空间的争夺,而巴蜀盆地的大片土地,是牛头人非常需要的修养之地。黎巨之所以会帮助九溪族,除了确实在初来之时被汗救过一命以外,更重要的是确保之后九黎能安全的开发北方的土地,而手段上除了与九溪族交好以外,挑动他们与其他部落互相争斗,消耗人族的整体实力,也是重要的方式之一。
而保存自己的实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上墙,牛头人是不得不空出双手的,而即使皮糙肉厚,有武器和没武器的牛头人战力差别也是非常巨大的。空手在城墙上作战,现在看来确实是过于自大了一些。
如果单论实力,黎巨的牛头人和九溪族和在一起,其实是可以非常轻易得打垮巴族的,之前的战术虽然失败,但路子其实是对的,只要能解决那些可以改进之处,例如和九溪射手的配合方面,还有上墙的速度,以及上墙后的武器获得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后,只要能让几十个牛头人上墙,让它们能拿到一些简易的武器,再配合上九溪的弓箭支援,巴族守兵再怎么众志成城也很难守住翁城了,翁城一下,九溪族大军压上,战斗也就结束了。
不过这样的战术,就是牛头人打主力了,定然会有较大的损失,汗倒是希望继续这样打,可他也知道黎巨是不可能这样牺牲的。而且同样做为首领,他知道即使黎巨愿意,做为首领也不能做出这样明显伤害部落利益的行为,不然自身的权威都会出现动摇。
这种分歧是任何联合军队天生就会存在的,这分歧现在就对他们战术的选择出现了干扰,不过这也是巴族战士们拼命得来的,如果不是他们拼死给牛头人以重大杀伤,这分歧也不会这么快浮现出来。
当然这时候巴族的高层们并不知道这一点,正围在一起愁眉苦脸的商议呢。这时候的主角是洛,在回报过这一战的结果之后,首领启就和部落的高层们就陷入束手无策的尴尬境地。虽然已是中午,但阴沉的天气下看不到一丝阳光,正好就和他们的心情相仿。
启年纪毕竟已经很大,作为女性的她还有着缺乏决断和不擅长军事的缺点,这让她更适合当一个和平时期的领导人,现在这时候就开始抓瞎了。好在她自己对这一点也有充足的认识,在军事这方面很少插手。
这时候面对这样的损失,大家都非常悲观,但一时间都找不出什么办法。也不知道是谁,咕噜了一句。
“要不去问问巫?”
众人听了立马眼前一亮!别看郑军在巴族并没有做几件事,但每一件都超出了巴族人的想象,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而且在之前的战前准备阶段,郑军自信满满,妙招迭出也给大家很深的印象。
带着大家的期望,洛径直往郑军的地盘走去,医院离得并不远,现在正是人声鼎沸的时候,上午的战事受伤了近三百来人,这些伤员现在把“医院”挤得密密麻麻的,他们大多是被牛头人打伤,伤情以骨折为主,而骨折伤处理起来并不麻烦,反倒更多是力气活。大多数骨折只要把断掉的骨头复位以后,以夹板固定,剩下的就是修养了。只有少数骨折比较麻烦,碎得太厉害的话以现有的条件就很难恢复了。
不过即使是能够恢复的,也需要大量时间,一两个月内,这些伤员就只能失去战斗力,成为负担了。至于剩下的几十个箭伤伤员,倒是大多能恢复,而且郑军发现这时候的人恢复力比现代人更强,估计两三天就能恢复过来,说不定还能赶上战事的尾巴呢。
洛过来的时候,郑军正忙着处理一个骨折病人,这位伤员并不太重,只是单纯的胫骨骨折,不过复位实在是个非常耗体力的事,必须克服病人肌肉的阻力,把骨头拉开,才能再次复位,这工作可把他累的够呛。
洛虽然心里急的厉害,但也不好打断郑军,好不容易等到手术完成,立马就凑了上去,拉着他就走。
郑军处理了这么多伤员,大体上对情况有个基本的判断,知道他是忧心之后的战事发展,正好他也想出了一些心得,可以和高层们分享。
巴族的首领大屋里,只有中央的火堆照明,也没人搭理,火燃得有气无力的,在现在的天气下,光线很是昏暗,郑军一进来,看到这情况,感觉人一下子就消沉起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