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小种经略相公(1/2)
当武松跟随鲁达、王希二人来到渭州城中经略安抚使府门前的时候,武松就看到一个大约四十六七岁的中年男子已经站在大门前翘首以待。只见这中年男子身高大约一米八五左右,身材魁梧、四肢有力,身着一身普通武官服饰、头戴普通官帽;浓眉大眼、隆鼻阔口,双眼炯炯有神,肤色略微发黑。
鲁达看到大门前的中年男子先是一惊,随后连忙上前行礼说:“相公大人,您怎么亲自出来迎接了?!”原来站在大门前的中年男子正在威震西北地区的大名鼎鼎的“小种经略相公”种师中。
种师中听到鲁达的话后,便笑着说道:“呵呵呵,难道本官就不能出来亲自迎接二郎小兄弟?!还是你认为二郎小兄弟的身份不够尊贵啊?!”
随后,种师中也不理在一旁尴尬的直摸后脑勺的鲁达,径直对武松说道:“小兄弟,你便是最近江湖上盛传的急公好义‘二郎神’武松武二郎吧,昨日本官也在校军场中并亲眼看到你与鲁达二人的比武,当真是名不虚传啊!对了,本官是秦凤路经略安抚制置府经略安抚使(俗称‘经略相公’)兼权知渭州军州事(即知州)种师中,人称‘小种经略相公’。”
武松听后,连忙上前拱手行礼说道:“小的武松见过经略相公大人。有劳相公大人亲自出门迎接,小的诚惶诚恐。”
种师中听后哈哈一笑说道:“二郎小兄弟,你何须如此客气,以后你与鲁达一般视本官为兄长即可!哈哈哈,走,咱们先进府再说!”种师中说完后便一手拉着武松一手拉着鲁达,和他们二人肩并肩的走进经略相公府。
等武松进入经略安抚使府后,种师中便对手下人吩咐道:“今日府上来了贵客,除非是西夏或是吐蕃军队犯边那样的大事。否则不要前来打扰本官!”
随后,种师中便让人摆好茶具与武松、鲁达二人一起品茶并谈论武艺、谈论大宋西北地区的形势。当然了,在此期间武松与种师中、鲁达三人也更加深入的了解彼此的情况。
“小种经略相公”种师中,字端孺,今年四十七岁。种师中的祖父便是种家军的创建者种世衡,其叔伯们是大名鼎鼎的“三种”种古、种谔、种诊,其堂兄便是镇守在永兴军路的“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种氏三代为将,种师中从小便在军中长大。从军后种师中便长期戍守在大宋朝的西北边疆,历任环州知州、秦州知州、邠州知州、庆阳府知府等。
鲁达是渭州本地人氏,今年二十五岁,擅长使用棍棒和拳脚功夫。现在在小种经略相公府担任提辖官,相当于种师中的警卫队长,所以又称为“鲁提辖”。又因鲁达武艺高超,在渭州乃至秦凤路无人能敌,江湖人称“镇关西”。
武松本身就熟读兵书、精通排兵布阵,再加上后世信息发达、见多识广,武松与种师中谈论起来头头是道。有时,武松另辟蹊径的观点更是让种师中听后眼前一亮。而,种师中则是从小军中长大,从军后更是经历无数场战斗,现有又镇守边疆、领兵作战,其亲身经历和经验教训更是让武松听后大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武松、种师中二人越聊越投机,大有英雄惜英雄、相见恨晚的架势,他们丝毫不理会在一旁直打哈欠的鲁达。
最后,种师中便对武松说道:“二郎兄弟,你可愿意来为兄的秦凤军中效力,太高的职位不敢说,但最低也是禁军都头或是提辖官。等日后二郎兄弟立下战功后,加官进爵更是指日可待!不知二郎兄弟意下如何?”
武松听后顿时心动不已,随即他压下心中的yù_wàng摇摇头说道:“多谢大人抬举,不过俺家中还有大哥、师傅等人在等着俺!俺不能为了一己之私置他们于不顾,俺只能拒绝大人的好意了。”
种师中听后,摇摇头叹息道:“可惜!可惜啊!唉!不过人各有志,为兄就不勉强二郎兄弟了。不过,二郎兄弟虽然熟知兵书、胸怀韬略,但终是纸上谈兵啊,不如二郎兄弟暂且留在我们秦凤军中历练半年时间,然后再做决定如何?!”
武松听后,连忙行礼说道:“多谢大人抬举,小弟恭敬不如从命!”
第二日一大早,武松便从“如归客栈”退了房,住进经略安抚使府,与鲁达一起负责保卫种师中的安全。另外,在种师中与手下的众将讨论秦凤军兵力部署以及如何排兵布阵等等的时候,武松便跟在种师中身后旁听,当遇到什么不明白的或是有不同意见的武松便私下里向种师中请教、与种师中讨论。
一晃二十多天过去了,此时已经进入腊月了,也是一年当中最寒冷的时候。
这日,鲁达来到武松的住处,对武松说道:“二郎兄弟,赶紧去准备一下,经略相公马上就要去边境巡边了。经略相公特意点名让二郎兄弟和洒家跟随左右。”
武松听后便兴奋的点点头,虽然武松也曾多次与人比武,也曾杀死过不少人,但却没有真正的感受过边关战场的氛围。等武松手持长枪、背着弓箭、牵着坐骑来到渭州中校军场的时候,种师中、鲁达、苏定等人早已准备完毕,只差自己一人了。
当种师中看到武松后,便向着他点点头然后说道:“此次巡边与往年一样,主要检查边关将士们的武器装备、防御警备情况以及西夏、吐蕃军队的动向。若是没有重大事情发生,我们无需惊动当地的官员。”
“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