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久攻不下,关羽想出一计(1/2)
第二天一早关羽便领一营兵马二千余人,扛上云梯开始攻正门城墙,张飞领一营攻东门,赵云领一营攻南门,刘备领兵守营,南城墙高三丈,宽2公里左右,墙门四面,堵住两门还留两门。
三面攻城,围三缺一,一营兵马大概是二千士兵,攻城的时候就二个士兵,一人扛一头往上冲,从城上飞出来的箭矢一波接一接。
士兵们不能停,也不能往回跑,硬着头皮往上冲,中箭的倒地上,等仗打完了,将军说撤退就往回跑。
刘备士兵的装备是很差的,有衣服穿,草鞋穿都不错了,至于盔甲,武器那更是短缺的,有口饭吃还算好的,打仗经常是饿肚子的,粮草不济的时候能粥都没得喝,还不能跑,当逃兵是要受军法处置的。
在墙下被射中的还算运气比较好的,最多缺胳膊少腿的,要是爬城,爬到一半,被防守士兵把梯子勾倒,从好几米摔下来,不死也是残废。
战争就是这样的,死亡还是一种解脱,那些不死不活的,躺在军营里痛苦哼叫的士兵才叫生不如死的。
一场攻城战打下来,至少要几个好几百人,伤个千人的,药物又短缺,死亡率也是非常高的。
李通善战,他出身是个游侠,黄巾贼乱之时,李通就组织壮力编成一支部队,大概几百人,保护乡里,守卫县城。
县令就封了个都头给他干,曹操平定衮州黄巾之乱后,李通就带兵投靠了曹操,像这个人物还是很多的,僻如赵云,许褚都是从民兵保卫队长开始干起来的。
投靠了曹操后,曹操就给封了个汝南都尉,汝南属于豫州,豫州有二郡四国,一郡颖川,一郡汝南,这两郡地方的人口锐减非常严重。
黄巾之乱就是从这两个地方发起的,灵帝时期人口大概是200万左右,到公元200年的时候,人口还不到50万。
满宠我们就不用介绍了,曹操发动袁绍的战争,就将满宠调到汝南做太守,让他防守和治理汝南郡。
曹操的军事要地,一般会派一个本地有名望的将军坐镇,再安排一个沉稳的谋士,这样城池就会守得固若金汤。
曹操军事要地大概有十几个,都会安排二三千士兵守城,至于一些小县城也会有数百士兵维护地方治安,这是最基本的军事要务配置。
关羽穿着一身铁甲,头戴一个铁盔,背上背着一个木盾,领着步兵攻城,攻城时将军也不骑马的,骑兵有一百人左右,停在二三米的位置接应。
攻城略地时,将军都很难死,不是因为他武功有多高,而是装备是最好的,铁甲,铁盔,木盾都是防箭矢的,刀剑的。
铁甲是那种鱼鳞甲,箭支射中就卡在鱼鳞甲,或者直接弹掉地上,这么精良的装备,一套要十几两黄金,几万铜钱,一支军队有几套这种盔甲都是非常不错的。
什长,都伯,队率有竹片甲装都是不错的了,士兵就根本谈上不护身甲了,刘备的亲卫的待遇就不同,刘备要从军队里挑选出那些力气大的,武功好的,当亲卫,亲卫就配有铁刀,弓箭,战马,还有竹甲。
这个年代连饭都很难吃饱,哪里有钱去装备军队,袁绍够土豪,他能装备的战马也不过数千,披甲士兵也不过万人而已,还只是竹片甲。
战争物资非常紧张,每天都在打仗,又经常的天灾,那个时期并不像咋们想象的那种宏大的战争场景。
战争是非常残酷的,特别是攻城战,那简直就是拿人命来填。
攻城半个时辰,守军疲惫,关羽带一队攻上城头,连杀数人,李通叫弓箭手搬来弩弓射击,关羽不敌,在士兵的掩护下又退下城头。
下城后,关羽又驱兵攻了一个时辰,以攻到守兵疲惫,关羽见守军弓箭飞来越发不济,又领一队爬上城头,关羽爬城,下面便有十个几弓箭手掩护关羽,若是城上有人探头,便齐射,关羽爬上城头,并不困难。
墙头一丈多宽,关羽上去位置离上次爬上位置有百米之远,并不担心,只要占距城头,只需一柱香时间,便会有更多士兵爬上城头厮杀一番,不定就能夺下城池。
城头厮杀也讲战法,若是某位将军自待勇猛,上去和关羽对攻一阵,头目被杀,则士兵便战意,一哄而散,这城头便会容易夺下,若是守城得法,用长矛兵举盾陷敌,弓箭手齐射,上城士兵很快会被赶下去。
李通知关羽勇猛,并不会蠢到要和关羽比武功,三十人士兵陷阵,数十人弓箭手齐射,便能将关羽赶下城头,谅他武功再多,不得地势之优,也难伸展。
何况李通又有几架床弩,威力惊人,身护铁甲也难挡其威,李通只守不攻,刘备就算数倍士兵也难取下此城。
临战之时需要战术,取胜皆是两可,比拼将领与士兵之勇,若是攻打一个军事要地则需战略,胜负乃是常事,曹操攻打宛城,打不下来,曹操攻打吕布是用荀攸水淹之计,也是打个几个月才打下来,打马超则用的是离间计。
两军攻战便是如此,细节决定成败,攻打城池时,围打数月,等城中粮草一尽,城池自下。
士兵爬墙攻城打得下来的极少,不占地势之优,张飞打严颜之时,也是用计,若是城池守备空虚,倒也容易攻下,若是防守得当,城中又有物资,兵马,攻个数月,自己粮草不济,也便退军了。
并非现在人认为的某个猛将领几个士兵就能轻举城池的,如果有这么力害的战斗力,这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