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末世之最强御主》

520言情小说网(520yq.cc)

首页 >> 末世之最强御主 () >> 100 图穷匕见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520yq.cc/98827/

100 图穷匕见(11/16)

宣讲佛法之声音也。现代可包括讲演、录音、录像、书籍报刊等形式。宣者,宣传;流者,流通也。

77)障碍:障,烦恼之异名,以烦恼能障碍圣道,故名障。碍者,有妨害、阻拦之义。参见后边“见浊”、“烦恼浊”、“业障根本”所注。

78)阿僧祗:新称阿僧企耶,译作无数或无央数,印度数目名。阿僧祗为数目之极,以万万为亿,万亿为兆计,一阿僧祗为一千万万万万万万兆。

79)劫:梵语称劫波,译成“分别时节”,指不能用年、月、日、时来计算的极长远的时节。或以世界成、住、坏、空一周所须时间为一劫,或以大、中、小时为一劫。小劫者,以人寿八万四千岁起算,每过百年减一岁,直减至人寿十岁,为一减劫,合一千六百七十九万八千年;反之,从人寿十岁起,每过百年加一岁,直加至人寿八万四千岁,为一增劫。增劫、减劫都称小劫。十次增减,合二十小劫,为一中劫。四个中劫为一大劫。通常称劫即指大劫,合一十三亿四千三百八十四万年。

80)声闻:梵语舍罗婆迦,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盘者也,是为佛道中之最下根。声闻之义有三:一、就得道之因缘而释,闻如来所说之声教而悟解,故曰声闻;二、就所观之法门而释,众生唯有名无实,故目之为声,观此声而悟解无我、人、众生、寿者之义,目之为闻,故曰声闻;三、就化地之佛说而释,佛所说一乘之法旨为声,众生闻而悟解名闻,故曰声闻。

81)阿鞞跋致:又作阿惟越致。阿惟越致,译作不退转,不退转于成佛之道的意思,是菩萨的阶位名,经一大阿僧祗劫的修行,方到此位,是人不为诸魔所动,更不退转。不退转:梵语阿鞞跋致,不退转于成佛之道的意思。以菩萨所修之功德善根越增越进,不会退失转变也,是菩萨阶位名,经一大阿僧祗劫之修行方到此位,是人不为诸魔所动,更不退转。不退转有三方面:位不退,入十住位,无复退堕恶道及生死流转,发菩提心,破见思惑也。行不退,入于初地,成就真唯识观,利他之行不退,破尘沙惑也。念不退,八地以上,得无功用智,念念入于真如实相大海,破无明惑也。

82)一生补处:补处,前佛既灭之后,成佛而补其处,是名补处。而嗣前佛而成佛之菩萨,称为补处菩萨。隔一生而成佛,则谓之一生补处,乃等觉菩萨之位也。如弥勒即为释迦如来之补处菩萨也。

83)上善人:行善之人,斯为善人。善,判善恶之性,诸经论之说不一。《菩萨璎珞经》以顺理为善:“一切众生识始起一想住于缘,顺第一义谛起为善,背第一义谛起为恶。”《大乘义章》云:“顺理名善,违理名恶。”《论五》云:“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人天乐果虽于此世能为顺,非于他世,故不名为善。能于此世他世违损,故名不善。恶趣苦果虽于此世能为违损,非于他世,故非不善。”《净影》约五乘而判三种之善恶:一、顺益为善,违损为恶;二、顺理为善,违理为恶;三、体顺为善,体违为恶。又,《大乘义章》立六种善:人天善、二乘善、小乘菩萨善、通教三乘善,别教菩萨善及圆教菩萨善。总之,善有多种,唯以不著者为至善。罗汉、菩萨唯是善人。上善人者,补处菩萨居因位之极,故云上善人。极乐国土除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地藏、弥勒等为最上善人外,其余无量无边“一生补处”菩萨等,皆为“上善人”也。

84)善根:身、口、意三业的善行很牢固,像根子扎在地下那样,故称善根。又,善能生妙果,生其他的善,好像根一样,称为善根。另外,称不贪、不嗔、不痴为三善根,因为一切善法都是从这三善根生出来的。

85)福德:行善所得之福利名福德,亦称一切之善行为福德。《无量寿经》云:“福德自然”。福者,利也;德者,得也,修种种善行而有所得,“善满自得”。儒家称“五福”者,乃福寿、富贵、康宁、好德、考终也。常称“五福临门”者,此也。儒家称“五德”者,《论语》云:“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人具五福五德者,可为极圆极善之上人也。

86)因缘:一物之生,亲与强力者为因,疏而力弱者为缘。例如种子为因,雨露阳光人工等为缘,以此因缘和合而生稻谷。《楞严经疏》云:“佛教因缘为宗,以佛圣教自浅至深,说一切法,不出因缘二字。”《维摩经佛国品注》云:“什曰,力强为因,力弱为缘。肇曰,前后相生,因也;现相助成,缘也。诸法要因缘相假,然后成立。”

87)善男子善女人:佛称在家、出家之男女,为善男子、善女人。善者,美其能信佛闻法也。

88)执持:执者,执受,无论何时何处,执受不放也;持者,持守,牢牢把握而不放也。故知执持者,非一时一地之功用也,乃精进也。又,执者,兼闻、思双慧也。以闻法、思法之慧,立信极乐、愿往生之德。持者,即修慧也,以闻思双慧为基,行真修实行之行。故知“执持”一词,闻思修齐备,信愿行具足也。又,依“陀罗尼”云,“持”即“明”。以佛号、咒语皆具无量清净光明,执持佛号、咒语,即是执持佛之光明、佛之一切功德也。

89)名号:显体为名,名彰于外而号令天下为号。名与号其体一也。《大乘义章

状态提示: 100 图穷匕见
第1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